舂陵郡
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昌州置,治所在枣阳县 (今湖北枣阳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枣阳市及河南唐河县地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改为昌州。
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昌州置,治枣阳县(即今湖北枣阳市)。辖境约今湖北省枣阳市、河南省唐河县等地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为昌州。
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昌州置,治所在枣阳县 (今湖北枣阳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枣阳市及河南唐河县地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改为昌州。
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昌州置,治枣阳县(即今湖北枣阳市)。辖境约今湖北省枣阳市、河南省唐河县等地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为昌州。
1917年由呼伦县析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吉拉林(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室韦镇)。1920年改为室韦县。清末置,治吉拉林(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镇)。1920年升县,并改名室韦县。隶黑龙江省
在今宁夏灵武县西。《金史·西夏传》:夏相任得敬胁其主仁孝欲分夏国,大定十年 (1170)“乃分西南路及灵州啰庞岭地与得敬”。即此。
明置,属铜仁府。即今贵州江口县东北坝盘土家族侗族乡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道路考》5铜仁府:铜仁往省溪沿河民路经“坝盘”,旧为戍守处。
明置,属綦江县。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四十里安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綦江县“东溪马驿”条内:“又有安稳马驿, 旧有砦,亦曰安稳砦。杨应龙作乱,綦江募兵扼安稳以拒之,既而应龙来犯,分兵屯赶水镇、猫儿冈诸
在今安徽歙县城内。建于明万历十二年(1584),是为嘉奖许国的功勋而建造的。许国字维祯,歙县人,嘉靖四十四年进士,历仕嘉靖、隆庆、万历三朝,万历十二年以云南“平夷”有功,晋太子太保、武英殿大学士。故坊
在今贵州黔西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 “鸭池河铺”条下:又有“西溪铺”等皆戍守处。
(1)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南辛丰镇。因近新丰塘得名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江苏省大丰市北部。面积126.9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丰,人口9000。1917年大丰盐垦公司兴垦
亦名坡头墟。即今广东廉江市东南平坦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石城县:坡头墟在“县东南六十五里”。1922年改为平坦墟。
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北与太湖县接界处之香茗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望江县:大茗山在“县西北六十里。其旁出者曰小茗山。两山东西相向,大茗之巅有巨石耸峙,顶平如砥;大茗之上有莲花峰,峻削而秀丽”。
在今河南陕县东南。《清 一统志·陕州》:雁翎关 “在州东南。路通河南府永宁县。明时有兵戍守”。又称雁领关。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。为通往洛宁交通要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