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翁源县

翁源县

南朝梁承圣末置,属清远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横江源头处。《元和志》 卷34: 翁源县“因县界翁水之源为名”。隋属南海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 属洭州,贞观元年 (627) 改属韶州。北宋淳化中迁翁源县西北翁源镇北。景祐五年 (1038) 迁今广东曲江县南北江东之濛里。南宋建炎三年 (1129)移治今翁源县西南翁江北。元初废,大德五年(1301) 复置,改属英德州。治所在今翁源县西北新江镇。明洪武初,迁治今县西翁城镇,属韶州府。民国初属广东岭南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40年迁龙仙镇,即今翁源县。


在广东省北部、北江支流滃江中上游,邻接江西省。属韶关市。面积 2230 平方千米。人口37.6万。县人民政府驻龙仙镇。辖18镇。因县境界滃江水之源,故名。本浈阳县地,南朝梁承圣末析置翁源县,属始兴郡。故治在今县西北,后屡经迁徙。陈于县置清远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清远郡废,改属南海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属番州,贞观元年(627年)改属韶州。五代南汉及宋仍之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县废,并入曲江,本县设巡检司。大德五年(1301年)一度改设岑水县,同年夏复翁源县,设治长安乡(今翁城镇),属英德州。明、清属韶州府。1914年属岭南道。1920年属广东省。1940年迁治龙仙。1949年属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,1950年属北江专区,1952年属粤北行政区,1956年属韶关专区。1959年新丰县及英德县东部并入,迁治官渡。1960年新丰县和英德部分析出,县治迁回龙仙。1970年改属韶关地区,1983年属韶关市。地处滃江谷地,多低山和山间小盆地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富林、矿、水力资源。是广东省林业重点县之一。农业主产稻,并产小麦、甘薯、油茶、甘蔗、花生、大豆、大蒜等,三华李著名。有煤、铁、钨等矿开采。工业有化肥、棉花、松香、制糖、水泥、电池等厂。多小水电站。106国道以及官灯、坪新、龙始、坝小等公路纵横县境。名胜有如珠岩、梅岩、书堂石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观海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在今浙江慈溪市东三十二里观城镇。嘉靖《观海卫志》卷1:“城成而海水当其前, 因名观海卫。”清顺治十七年(1660)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汤和置,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观

  • 大云经寺

    在唐长安城怀远坊东南隅,今陕西西安市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0载:大云经寺“本名光明寺,隋开皇四年,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。时有延兴寺僧昙延,因隋文赐以蜡烛, 自然发焰,隋文奇之,将改所住寺为光明寺,昙延请

  • 文圃山

    即今福建厦门市西文圃山。层峦叠嶂,深洞长谷。有龙池岩及云岳、云峰、云泉、云峤诸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《景物下》:文圃山“在同安县西。上有花圃蔚然,唐文士谢修尝居此”,故名。

  • 长直村

    即今山东即墨市西北长直镇。清同治《即墨县志》卷2《市廛》有长直。

  • 水源县

    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源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。贞观十三年(639)废。

  • 乔山

   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五十里,接襄汾县境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“齐攻晋州,恐王师卒至,于城南穿堑, 自乔山属于汾水。”即此。古山名。又称桥山。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南。北齐武平中为防北周军进攻晋州,自此穿堑属于汾

  • 范亭集

    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三十二里范集乡。清宣统 《项城县志》 卷1: 县西有范亭集。

  • 辽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辽中县东北茨榆坨镇偏堡子。东汉属玄菟郡。西晋废。②北魏孝昌二年(526)于故轑阳县置,属乐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左权县。《北齐书·文宣纪》:天保十年(559),“帝如辽阳甘

  • 贾市庄

    即今河北藁城市东南四十二里贾市庄镇。清康熙 《藁城县志》 图: 东南有贾庄。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0藁城县图: 东南有贾市庄。

  • 郎步镇

    今安徽郎溪县治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广德军: “端拱元年以广德县郎步镇置建平县”,即此。以郎姓所居埠头为名。桐川亦以此称为郎溪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郎溪县。属广德县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年)于此置建平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