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羌水

羌水

①又名强川。即发源于今甘肃岷县东南之岷江。因在羌族地区而得名。屈曲东南至今舟曲县东与古桓水(今白龙江)合, 又东南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注入西汉水(今嘉陵江)。故今白龙江、白水江与岷江合流的一段,古时皆有羌水之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羌道县(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):“羌水出塞外,南至阴平(在今文县西)入白水。”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白水又与羌水合, 自下羌水又得其通称。”

②即今青海湟源县南之药水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湟水“东入经戎峡口,右合羌水。水出西南山下,径护羌城东”。


古水名。又称强川。即发源于今甘肃省岷县东南的岷江。以流经羌族地区得名。屈曲东南流至今舟曲县东与古桓水(今白龙江)合,又东南至文县东与古白水(今白水江)合,又东南至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注古西汉水(今嘉陵江)。故今白龙江、白水江与岷江合流的一段,古时皆有羌水之名。参见“白龙江(1)”、“白水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打虎山

    即今辽宁黑山县大虎山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新民府镇安县:京奉铁路在县境有四站,打虎山为一站。

  • 明通院

    亦作通明院。五代后蜀置,属璧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。一说在今万源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旧院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8:明通院 “伪蜀催科税赋之地”。北宋属达州。南宋绍兴中升为明通县。

  • 罗家湾

    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家渡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乐昌县: “西北有黄圃,又有罗家湾巡检司。”

  • 福泉县

    清雍正二年 (1724) 析青浦县北境置,属松江府。治所在唐行镇 (今上海市青浦县治)。以县东竿山之北福泉山为名。乾隆八年 (1743)废。(1)古县名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析青浦县置,与青浦县(

  • 酸枣县

    秦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8: “以地多酸枣,其仁入药用,故名。” 汉属陈留郡。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属东郡,移治今延津县北十五里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

  • 麻江宗

    即今西藏尼木县北麻江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麻江宗。1960年并入尼木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尼木县麻江城。1960年与孟嘎宗合并,改置尼木县。

  • 夏虚

    又作夏墟。《左传》定公四年(前506年):分唐叔以大路、密须之鼓、阙巩、沽洗、怀姓九宗、职官五正。命以《唐诰》而封于夏虚。其地主要有三说:1.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;2.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;3.

  • 护国山

    即三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,长江东岸板桥浦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一》:三山“大江从西来,势如建瓴,而此山当其冲。一名护国山”。古山名。又称三山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。西晋太康中王溶伐吴,自牛渚

  • 万寿县

    ①西晋置,为牂牁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。南齐属南牂牁郡。梁以后废。②唐武德五年(622)改万春县置,属渝州。治所即今四川永川市南朱沱镇。天宝初属南平郡,乾元元年(758)复属渝州。宋乾德五年(9

  • 京玉关

    北宋置,属兰州。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四十五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京玉关“元符三年赐名,本号把拶桥”。元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