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山坝
即今四川通江县北空山乡。清道光 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“南山里十甲,由县东蒌峪溪至空山坝。”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此粉碎四川军阀三路围攻,取得极大胜利,史称 “空山战役”。
即今四川通江县北空山乡。清道光 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“南山里十甲,由县东蒌峪溪至空山坝。”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此粉碎四川军阀三路围攻,取得极大胜利,史称 “空山战役”。
又名相思寺。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区缙云山上。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 (423)。唐宣宗大中元年 (847) 赐额 “相思寺”。因缙云山有相思岩而得名。北宋景德四年 (1007) 改崇教寺。明万历年间改
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 (759) 置鄂、岳、沔三州都团练守捉使,大历八年 (773) 后改设鄂岳观察使。治所在鄂州 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。辖境时有变化,较长期领有鄂、岳、蕲、黄、安、申等州,相当今湖北广
商、周邑。春秋为卫地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 隐公五年 (前718),“郑人侵卫牧”。杜注: “牧,卫邑。”古邑名。又作坶。或谓即牧野。商、春秋邑。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北。春秋时属卫。《左传》隐
①在今河北灵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灵寿县: 温泉 “在县治东北二里,俗呼泥河水,隆冬不冻,下流入松阳河。泉旁多稻田,俱赖灌溉”。②在今山西静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静乐县: 温泉 “在县东
元筑,即今甘肃民勤县治。明洪武中置临河卫,后改置镇番卫。
即今甘肃武威市西怀安乡。明于此置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凉州卫:怀安堡“在卫西五十里,有怀安驿”。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。《南史·侯景传》: 南朝梁大宝二年 (551),侯景 “于大航跨水筑城,名曰捍国”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 王僧辩攻侯景时,侯景 “以卢晖略守石头,纥奚斤守捍国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七十里。明初移练门巡司于此,改名泽朗山巡司。
在今广西岑溪县西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岑溪县:乌峡镇“旧置于乌峡山下。后移于此,改为上里河巡司”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