硷 (鹻) 场堡
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置,属定辽中卫。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散洋峪堡” 条下: “又司东三百七十里有硷场堡,近堡有金人砦可按伏。” 万历四十六年 (1618) 毁于后金军。后金天聪七年(1633) 于堡北又筑硷厂新城。
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置,属定辽中卫。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散洋峪堡” 条下: “又司东三百七十里有硷场堡,近堡有金人砦可按伏。” 万历四十六年 (1618) 毁于后金军。后金天聪七年(1633) 于堡北又筑硷厂新城。
在今吉林长春市。清道光五年 (1825) 长春厅移治于此。光绪十四年 (1888) 为长春府治。三十一年中日 《北京条约》 订定开为商埠。1913年为长春县治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 “长春县,土名
在今四川重庆江津市南境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二》: 岩门关 “在江津县南三百里,接贵州遵义府界,为总路。元末明玉珍筑。一名雁门关。关北属县界,南属遵义”。
春秋陈国夏氏邑。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南。《诗经· 陈风 · 株林》: “胡为乎株林,从夏南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 10西华县: “夏亭城在县西南三十里。……今城北五里有株林。即夏氏邑,一名华亭。”古邑名。春秋
①即今福建泉州市北罗溪镇。清南安县丞驻此。②在今广东惠来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来县: 罗溪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源出石鸟山,流合东溪,下流会于神泉港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北部,花凉亭水库北岸
唐贞观七年(633)置,属岐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村。《元和志》卷2:“以在岐山之南, 因名。”二十一年(647)废。永徽五年(654)复置, 至德后属凤翔府,元和三年(808)废。古县
北魏永安中置,属定戎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永安年间置,治今山西省孝义市西,属定戎郡。北齐时废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置,属同州。治所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南二里城古村。大业初属冯翊郡。唐属同州,天祐二年 (905) 改韩原县。五代唐天成元年 (926) 复名韩城县。金贞祐三年 (1215)升为祯
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肃州》: 榆木山 “在高台县南四十里。上产榆树,故名。东起梨园,西尽暖泉,延长百余里”。
在今福建宁化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宁化县:“龙门潭在县南。水深莫测。引流而东,亦曰龙津。有龙门桥跨其上,流会于大溪(九龙溪)。”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南通礁西南约50海里。为北康暗沙中一暗沙。最浅处水深约8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友谊滩。1947年改名盟谊暗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