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岩县
唐调露二年(680)置,属岩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。天宝初属常乐郡,乾元初复属岩州。后废。
唐调露二年(680)置,属岩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。天宝初属常乐郡,乾元初复属岩州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泾河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由山阳县界西接漕河,经县东四十里,又东入射阳湖”。渭河最大支流。跨宁夏、甘肃、陕西三省区。《释名·释水》:“水直波曰泾。泾,径也
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邳州: 泇河 “在州西北九十里。源出山东峄县,合蛤蟃,连汪渚湖,东会沂水”。
南朝梁置,属阳春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北三十五里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南流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春州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阳春市西北,属新宁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
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31耀州富平县:“怀德故城在今县西南十一里,非汉怀德县也。盖后汉末及三国时因汉旧县名于此立县为名。今有废城存。”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二》 “怀德故城”条引《县志》称:“俗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、兴海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右翼末旗: “牧地在黄河北岸,有锡尼诺尔。东至乌兰布拉克,南至黄河舒尔古勒渡口,西至西拉珠尔格西山木鲁,
明置,属宁夏右屯卫。即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。
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光州置,治所在掖县(今山东莱州市)。大业初改为东莱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为莱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东莱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莱州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莱州、莱阳
①三国吴置,为高兴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东北。南朝宋为宋康郡治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宋康县。②北魏置,为广化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。隋开皇三年(583)罢郡,县属凤州。仁寿元年(60
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南中河上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谓盐桥运河经由 “通江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 通江桥 “在城南。宋淳熙二年漕臣赵磻老议于此置版闸,以节宣江水”。
即今台湾新竹县东南竹东镇。台湾铁路新竹线由新竹通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