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相州

相州

北魏天兴四年 (401) 分冀州置,治所在邺县 (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)。取河亶甲居相之义。东魏天平元年 (534) 移都于此,改为司州。北周建德六年 (577) 复改为相州。大象二年 (580) 移治安阳城 (今河南安阳市西南)。隋大业初改为魏郡,移治今安阳市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相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邺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相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磁县、成安县以南,河南内黄县以西,汤阴县以北,林州市以东地。金明昌三年 (1192) 改为彰德府。


北魏天兴四年(401年)析冀州置,治邺县(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邢台、广宗以南,河南省林州、汤阴、清丰、范县以北,山东省武城、莘县以西地区。其后辖境渐缩。东魏天平元年(534年)改为司州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复为相州,大象二年(580年)移治安阳城(今河南安阳市南,隋移今市)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成安、广平和魏县西南部,河南省安阳市、汤阴、林州、内黄及濮阳市西南部地。北宋属河北西路。辖境减缩。金明昌三年(1192年)升为彰德府。州境漳水有灌溉之利,东魏筑万金等渠,唐筑金凤等渠。唐、宋时纱、绢等织造业发达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晋王城

    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二十五里清溪镇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8和州: 晋王城 “在含山县。苻坚侵晋,以姚苌为先锋,筑城于此以御之。又有姚苌城”。苻坚军不至此,不可信。当为晋筑。为龙亢城治所。《方舆纪要》

  • 都粘堡

    一作都占堡。在今广东顺德市北都宁。明洪武间移都宁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都宁。明洪武时移置都宁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刘伶台

   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北七里。为纪念晋代“竹林七贤”刘伶而建。唐许浑《淮阴阻风寄呈楚州韦中丞》诗:“刘伶台下稻花晚,韩信庙前枫叶秋。”即此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9楚州:“刘伶台在县北,边淮。”村名。在江苏省淮安

  • 白壁集

    即今河南安阳县东二十六里白壁镇。清嘉庆《安阳县志》东乡图:有“白壁集”。

  • 卵洲

   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南海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8雷州:卵洲“在海康县西南海中。《旧经》云:群鸟伏卵于上,或有船过采其卵,有鸟千万飞随十里”。

  • 托林寺

    在今西藏札达县。“托林”藏语意为“高高飞翔”。11世纪初叶阿里古格王国僧王意希沃为振兴喇嘛教而建,建筑形式仿吐蕃时代古寺桑耶寺。藏族著名译师仁钦桑布曾长住此寺翻译佛经。11世纪中叶,著名古印度僧人阿底

  • 宗渡河

   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黄州府》: 宗渡河 “在蕲州 (治今蕲春县西南蕲州镇) 东八十里。西流入蕲河”。

  • 妈祖庙

    又名朝天宫。清康熙三十三年(1694)有闽人傅姓自福建迁台,带同湄洲朝天阁的妈祖神像在北港建庙奉祀。乾隆十六年(1751)大修神殿、拜亭、畔室等,其后多次重修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地震被毁,190

  • 龙滩渡

    在今四川长寿县南,为长江津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1长寿县:龙滩渡“在旧县前龙舌滩,通南川要路,上接巴江,下达涪州”。

  • 玄城卫

    明永乐十一年(1413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。后废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富锦市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