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什雅
在今新疆和田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皮什雅“在和阗城西南一百六十里。有城垣,不当孔道。其南即玉陇哈什、哈喇哈什两河发源处”。
在今新疆和田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皮什雅“在和阗城西南一百六十里。有城垣,不当孔道。其南即玉陇哈什、哈喇哈什两河发源处”。
又名梅君山。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建安县: 梅君山 “在郡东南,云梅福炼药于此山上升,因名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 引 《新志》: “又名梅仙山。山顶丹井、坛灶犹存。”
即岍山。在今陕西陇县西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汧县:“有吴岳山,本名汧,汧水出。”
又称西佐支线。为京汉铁路支线。自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西至峰峰(即西佐)。长20.6公里。今为马磁线的一段。
在今四川江安县东北南井场。《元和志》卷33泸州江安县:“可盛盐井,在县西北一十一里。”北宋于此置南井监。为四川著名井盐产区。元、明、清三代盐业逐渐衰落,至民国间废。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4临江军: 栖梧山 “在军城(今临江镇) 之西南三十五里。有观曰玉虚山,有灵茅、丹井”。《清一统地·临江府》 栖梧山 “在清江县 (治今临江镇) 西南三十里。绵亘
明建州女真之主体。明末定居今辽宁苏子河、浑河流域的建州三卫女真人,逐渐形成为五大部,即 《清太祖实录》 卷1所谓 “满洲国之苏克苏浒河部、浑河部、王甲部、董鄂部、哲陈部”。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 (158
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,与诸暨市接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:古博岭在“府西南四十五里。群峰交峙,中通一径,俗呼虎博岭”。
明永乐十 一年 (1413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。后废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年)改斡朵怜万户府置,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马大屯。后废。
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介休县:东谼谷在“县东南四十里,四围皆山,中有石磊,横空数仞,周广三里,岩顶有泉,倒流如瀑布,谓之悬泉,流为白牛泓,濬深莫测”。
唐室韦部落。分布在今吉林松原市一带。《新唐书·流鬼传》:“达姤,室韦种也。在那河阴,湅(涑之误)末河之东,西接黄头室韦,东北距达末娄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