皖县
西汉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。东汉建安末为庐江郡治。西晋永嘉末废。
古县名。春秋楚地,西汉置县,治今安徽省潜山县,属庐江郡。西晋永嘉末废。三国魏正始四年(243年)司马懿率军入舒县,吴诸葛恪自此迁于柴桑。
西汉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。东汉建安末为庐江郡治。西晋永嘉末废。
古县名。春秋楚地,西汉置县,治今安徽省潜山县,属庐江郡。西晋永嘉末废。三国魏正始四年(243年)司马懿率军入舒县,吴诸葛恪自此迁于柴桑。
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南大通河北岸。《宋史·童贯传》:政和元年(1111),“将秦、晋锐师深入河、陇,薄于萧关古骨龙,谓可制夏人死命”。即此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震武军:“政和六年进筑古骨龙城,赐名震
一作思邛江等处长官司。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明初属思南宣慰司。永乐中属思南府。弘治七年 (1494) 改置印江县。又作思功江等处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
即梁安县。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安徽绩溪县城东后外村。
一名金牛冈。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金牛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1引 《舆地记》 云: “昔有金牛数十出于堆石上,遗迹存。”
①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晏然县 (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七十里)。北周废。②北魏置,为东益州治。治所在武兴县 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西魏改为顺政郡。北魏置,治武兴县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
即今安徽寿县南堰口镇。清乾隆 《寿州志》 卷1南乡 《市集》: 堰口集 “离城五十里”。
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改陵州为县,治所即今山东德州市。三年 (1266) 复为陵州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降为陵县,属济南府。永乐七年(1409) 移治德州故城,即今山东陵县。民国初属山东东
在今河南民权县东。《后汉书·仇览传》:“县召补吏,选为蒲亭长。” 即此。
元置,属容州路。在今广西容县东南五十里。
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养贤乡 (仁村湾)。清嘉庆 《宁国府志》 卷20: 东北 “安民铺十里至养贤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