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梁郡
南朝宋泰始七年(471)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南齐移治百梁县(今广西合浦县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
南朝宋末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。南朝齐移治百梁县(今合浦县东北)。梁、陈间废。
南朝宋泰始七年(471)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南齐移治百梁县(今广西合浦县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
南朝宋末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。南朝齐移治百梁县(今合浦县东北)。梁、陈间废。
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)置,属禄劝州。治所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五里旧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掌鸠甸有溪绕其三面,凡数十渡, 故名, 今讹名石旧。”明正德中废入州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1
一名宝胜山。又名资胜山。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2武冈军: 宝方山 “在济川门外。有岩洞八所,一栖真,二上屏,三太保,四朝阳,五迎阳,六芙蓉,七隐仙,八花乳,龙甲、神像皆滴乳所成”。
①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高淳县:秀山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山多松柏”。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八十里灌口乡。《寰宇记》卷105贵池县:贵池“其水源出秀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2池州:秀山“
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漳水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三年(782),马燧等讨田悦,“诸军屯于漳滨,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……悦将王光进以长桥降”。②又名蛟桥、荆溪桥。在今江苏宜兴市城南。《寰宇记》
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二》:北湖亭“在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。唐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有诗”。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。唐李白曾登此亭望瓦屋山。
在今贵州绥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绥阳县: 波利山在 “县北二十里”。
①十六国北凉置,为凉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,北周并入冥安县。②北周改冥安县置,为常乐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。隋开皇四年 (584) 改为常乐县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北凉置,治今甘肃省安西
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以原河北省宁津县改名,治所即今山东宁津县。为纪念牺牲于县境的中共地委书记马振华烈士而命名。1949年复名宁津县,改属山东省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5年由宁津县改置。以
亦作巴补、巴普。西辽属地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西南纳伦河北岸。元耶律楚材《西游录》上:八普城“西瓜大者五十斤,长耳(按:指驴)仅负二枚,其味甘凉可爱”。
东晋太元十九年 (394) 改富春县置,属吴郡。治所即今浙江富阳市。南朝属钱唐郡。隋属余杭郡。唐属杭州。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,吴越改为富春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(978) 复为富阳县,属杭州。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