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虾浦
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高祖天福十二年(947),南唐兵围福州,吴越将余安自海道赴救,“至白虾浦,海岸泥淖,须布竹箦乃可行,既登岸,大破南唐兵”即此。
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天福十二年(947年),南唐兵围福州,吴越将余安自海道赴救,至白虾浦,海岸泥淖,布竹箦而行,大破南唐兵,即此。
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高祖天福十二年(947),南唐兵围福州,吴越将余安自海道赴救,“至白虾浦,海岸泥淖,须布竹箦乃可行,既登岸,大破南唐兵”即此。
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天福十二年(947年),南唐兵围福州,吴越将余安自海道赴救,至白虾浦,海岸泥淖,布竹箦而行,大破南唐兵,即此。
一作塔堡。 明置, 属平武县。 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阔达乡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庄公二十年(前674),“王及郑伯入于邬”,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缑氏“有邬聚”。即此。
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南四十里李集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睢宁县西南有“大李集”。
即今湖北黄梅县东北四十里停前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五代南唐保大六年 (948) 改龙津县置,为剑州治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平市。元大德初改名南平县。宋时置银场及茶焙于此。古县名。五代南唐保大六年(948年)改龙津县置,治今福建省南平市,为剑州治。元大德六年
即今湖南邵阳县东南四十六里五峰铺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邵阳县图:县南有五峰铺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飞来峰下。洞高2—3米。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》卷10:“玉乳、射旭二洞,宛转通明,悬泉淅淅,乳溜若凝,肪然有陉可陟。”
西汉置,属梁国。治所在今山东曹县东南楚丘集。东汉属济阴郡。北魏属沛郡。北齐废。
又作猪口。在今湖北仙桃市东。为古夏水入沔水 (今汉江) 之口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堵水 “北径堵阳县南,北流注于汉,谓之堵口”。
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化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