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土山
即今安徽萧县东南青龙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“浮绥山”条下:“大观山在今县东南四十里。山多岩洞。其相近者曰白土山,下为白土镇。”因盛产白瓷土而得名。
即今安徽萧县东南青龙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“浮绥山”条下:“大观山在今县东南四十里。山多岩洞。其相近者曰白土山,下为白土镇。”因盛产白瓷土而得名。
即今甘肃平凉市东白水乡。北临泾水,为往来孔道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》:白水驿“有驿丞,今裁”。
在今河北赤城县北,为外长城要隘。口南有独石口城。《清一统志 ·宣化府》: 独石口 “在赤城县东北一百里,府东北三百十里。其南十里为独石城”。在河北省赤城北,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,形势险要。明初建城,
清小金土司官寨。在今四川小金县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乾隆四十三年 (1778) 金川土司反,“朝廷调张广泗总督四川,进驻泽旺所居美诺官寨……三十九年,阿桂入自鄂克什,转战五昼夜,直抵美诺,克之”。即
①即今浙江慈溪市西南二十里陈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陈山在 “县东北十里。高千余仞,少石,饶草木。远望卓削,至其巅则正平。相传子陵尝居此,一名客星山”。②在今湖北恩施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
又名布拉木达克喇。治所即今西藏普兰县。1960年于此设普兰县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作“补仁”。藏语意为“独毛”,以当地地形得名。
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封周灶为隆虑侯。景帝中元元年 (前149) 改为县,属河内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应劭曰: “隆虑山在北。” 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县因山以取名。”
1936年于旧绥靖屯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川县。1953年改为大金县。1960年改为金川县。旧县名。1936年由绥靖、崇化二屯及绰斯甲土司地合并改置,治绥靖屯(今四川金川县驻地金川镇)。1953
①亦作鹿颈高阑。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高栏岛。旧属香山县。明嘉靖 《香山县志》 卷1: 海洋诸岛有皋兰岛,“其民皆岛夷也”。②一名五泉山。即今甘肃兰州市南皋兰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39兰州: “取皋兰山以为名
今河北白河之上源。源出今赤城县北独石口外,故名。《水经·沽水注》: 大谷水 “发 (御夷)镇北大谷溪,西南流径独石北界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上。元顺帝至正三年 (1343) 建。清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 卷4: “黄鹤楼建汉阳门城楼上,巍巍百尺,西向大江。楼前有白石浮图,工丽无比,如西番阿育王塔式,四周皆镌大梵书,恨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