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珍珠桥

珍珠桥

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京东路珍珠河上。始建于三国东吴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南京: 珍珠桥 “在洪武门大街”。1931年 “九 · 一八” 事变后,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,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。12 月 17 日,北平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武汉、济南、安徽等地的学生代表赴南京与当地学生三万余人一起举行示威游行,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。游行队伍到珍珠桥附近时,遭到军警的血腥镇压,当场打死三十多人,打伤一百多人,逮捕一百多人,造成震惊全国的 “珍珠桥事件”。国民党政府的暴行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谴责,各地学生纷纷起来为死难学生开追悼会,并举行示威游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傅家岸镇

    北宋置,属平阴县。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傅家寨。

  • 接莆岭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 接莆岭在“县北六十里,道出太平县”。

  • 新刘镇

    北宋置,属高唐县。在今山东高唐县东北三十里。

  • 马家集

    即今河南淮滨县西三十二里马集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3:咸丰五年(1855)四月,清兵“进抵马家集”,与代理息县知县会合。集镇名。在甘肃省康乐县城南部、胭脂河西岸。胭脂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860,

  • 蓝口镇

   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 “其地为龙川往来孔道,古为石砦,临河险峻。”在广东省东源县东部。面积196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蓝口圩,人口5340。因濒临蓝

  • 方广岩

    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旧志》:“峭拔千仞,上有石室,周围二千丈,可容千人。石乳参差,下垂瀑布千丈。有泉曰龙尾泉。”在福建省永泰县城西葛岭山腰。为石灰岩溶洞,高约40米,

  • 山亭

   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山亭“在太原县西。唐建。有张宏靖诸人石刻”。②在今四川三台县南牛头山。唐杜甫诗“路出双林外,亭窥万井中”,指此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部。属山城街道

  • 李错

    又作里错、利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七十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、定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
  • 罗山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申州。治所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32信阳军罗山县: “因山以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义阳郡。唐移治今罗山县,属申州。北宋开宝九年 (976) 废。雍熙二年 (

  • 开拉哩河

   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开拉哩河“在齐齐哈尔城西北与呼伦布雨尔接界。源出西北兴安岭,西流会额尔古讷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