滁水县
隋开皇初改北谯县置,属扬州。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。大业初改为全椒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初以北谯县改名,治今安徽省全椒县。大业初改名全椒县。
隋开皇初改北谯县置,属扬州。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。大业初改为全椒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初以北谯县改名,治今安徽省全椒县。大业初改名全椒县。
北宋改归诚羁縻州置,属邕州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。后废。
在今新疆库车县东。《新唐书·高宗纪》:显庆三年 (658),“杨胄及龟兹羯猎颠战于泥师城,败之”。
又称北原。指今陕西省渭河以北的黄土台原区,为关中平原的组成部分。
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永平县:花桥山,“《志》云,在县西南二十五里。上有铁矿”。
唐贞观十六年(642)置,属珍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北。后废。北宋大观二年(1108)复置,为珍州治。北宋末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六年(642年)置,治今贵州省正安县东北。属溱州。后废。北宋大观二年(
①在今湖南会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会同县:“三江渡在县南五里。”②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芦山县:三江渡“在县南十里。路通天全六番。《志》云:三江渡水注多功峡,入平羌江”。
在今江西乐平市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乐平县: 乳泉山 “在县北六十七里。内有石如砚,山西出乳泉。旧名石砚山,天宝六年敕改乳泉山”。
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。明成化二十一年(1485),分盐池东西二场增置中场。民国初并入解池场。
西汉置,属河间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武强县(小范) 西北沙洼乡。东汉改名武遂县。见“武遂县”。
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石峡乡。《魏书·李嵩传》: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,李崇讨杨灵珍,“从他路夜袭龙门,破之”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龙门水又南径龙门戍东,又东南入洛溪水。”(1)在今甘肃省西和县东南。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