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 (遊) 龙宫
在今陕西渭南市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京兆府渭南县: “西十里有游龙宫,开元二十五年更置。”
在今陕西渭南市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京兆府渭南县: “西十里有游龙宫,开元二十五年更置。”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以林金城改名,属西宁州。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四十里。后废。北宋崇宁三年(1104年)以林金城改名,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。属西宁州。后废。
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湖北郧西县及陕西山阳县析置,治龙山七里沟 (在今陕西山阳县东南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7年3月废。旧县名。1946年由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山阳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得名。治今山
即钩湾镇。今江苏阜宁县东南三十里沟墩镇。为通盐城孔道。在江苏省阜宁县东部。面积110.7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沟墩,人口 4800。以先民立庵堂于墩台旁得名沟庵墩,简称沟墩,兴集后称沟墩镇。
指今内蒙古兴和县以北地区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始光二年 (425),五道攻柔然,“平阳王长孙翰等从黑漠,汝阴公长孙道生从白黑两漠间,车驾从中道……诸军至漠南,舍辎重,轻骑赍十五日粮,绝漠讨之,大檀部落
一名枋头。东汉建安九年 (204) 曹操修筑,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淇水又南,历枋堰。……魏武王于水口,下大坊木以成堰,遏淇水东入白沟,以通漕运。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。
在今四川隆昌县北一里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 道观山 “山势迤衍,岑峦耸叠,俯视东流,为县城之枕背”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端,西南距仙后滩7海里。海马滩东北至西南长约15公里,宽约8.3公里。最浅处水深8.2米。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海马滩。
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石塘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1广信府铅山县:“县东路出东门十里至五通庙, 又十里至横坂, 又十里至石塘汛。”(1)在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沿海、松门半岛上。浙江省著名渔镇。面积16.
宋置,在今浙江宁海县城东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改名白峤驿。
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。清道光《新会县志》卷4:“墟市”有古井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