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山主峰。在今安徽青阳县东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 读山 “相传宋范仲淹读书于此。上有读山、秀岩二洞,其北为长山”。
即今浙江宁波市西北费市镇。旧属慈溪县。清雍正 《慈溪县志》 卷1: 费市在 “县东二十里”。
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东麓。是八大处中第二处。创建于唐大历年间。初名龙泉寺。辽咸雍七年(1071)增建招仙塔。金大定二年(1162)重修,改名觉山寺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)再修,改名灵光寺。1900
在今浙江海宁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海宁县: 硖石山 “一名紫微山,其并峙者曰赞山,两山相夹,中通河流,曰硖石湖”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)、三十五年 (1556) 倭寇两次侵犯硖石,均停泊于此。
即今河北故城县西北三朗乡。清光绪《故城县志》卷2:三朗镇“在县西北五十里,冀瀛交界”。
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二十四里旧镇。清康熙《漳浦县志》卷2街市:旧镇市“在七都”。
①在今湖北京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京山县:观音岩“在县东二十里。顶有飞泉瀑布,流分四派,溉田数百顷”。②又名空灵滩或空灵岸。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八里。清雍正四年(1726)依岩建观音寺,故而得名。③在
在今台湾省台中市。清乾隆年间余文仪《续修台湾府志》已有“大敦”之名。光绪十三年(1887)于此置台湾县,后改置台中市。集镇名。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南部。属黎安镇。人口达 2300。相传古时福建福州人
又作教合三部长官司。明洪武中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南六里旧城。清初废入开化府,以其地为开化里。
明置,属迁安县。为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六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榆木岭关在 “县西北七十五里。有关城。其西接青山口。《边略》 云: 青山口东第一关也”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