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东道宣慰司

淮东道宣慰司
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淮东道宣抚司。十五年 (1278) 改置宣慰司,治淮安路 (治今江苏淮安市)。十九年 (1282) 罢。二十一年 (1284)复置,迁治扬州路 (治今扬州市)。二十三年 (1286)罢,二十六年 (1289) 又复置。大德三年 (1299) 与淮西道宣慰司并作淮东淮西道宣慰司。皇庆后长期领有扬州、淮安、高邮等两路一府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) 废。


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置,治扬州路(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(邳州、徐州、宿迁等市除外),安徽省泗县、五河、明光、天长、滁州、全椒、来安等市县。二十三年复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。二十八年又改淮东道宣慰司。元末废,并入江南行中书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泸潇山

    即今江西、湖南二省边境之罗霄山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卢萧山 “相传有道士姓萧者结庐山下,因名。卢水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泸潇山 “在安福县西北一百二十里,跨萍乡县界。元赵仪可 《

  • 流求

    指台湾本岛。《隋书·流求国传》: “流求国,居海岛之东,当建安郡东,水行五日而至。” 大业六年 (610),炀帝遣陈稜、张镇州率兵自义安 (今广东潮安) 浮海击之, “至高华屿, 又东行二日至7

  • 监军城

    在今江西新干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监军城“在县西十里,地名城口。杨吴置制置院于新淦,又渡江而西,置监军营,因筑此城。宋绍定间废”。

  • 缙云 (雲) 县

    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丽州治。治所在今浙江永康市北。八年 (625) 改为永康县。②唐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 (696) 分括苍、永康二县置,属括州。治所即今浙江缙云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6缙云县:

  • 杨叶洲

   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5贵池县:杨叶洲“在县西北二十里大江中。长五里,阔三里,状如杨叶”。②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北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2江州彭泽县:有杨叶洲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

  • 东舍溪

    又名圻溪。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2宜兴县:“圻溪,今俗呼为罨画溪。在县南三十六里。源出悬脚岭,东流入太湖。”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:东舍溪“唐刺史李栖筠于溪南置贡茶舍,俗谓之东舍溪。又名五

  • 益寿县

   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益都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和寿光县西南部析置,治孙家庄 (今山东青州市北高柳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9年迁治孙家集 (今山东寿光市西南孙家集镇)。1952年撤销,并入益都、寿

  • 犀浦铺

    即今四川郫县东南犀浦镇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郫县: 犀浦铺 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

  • 南乡峡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四十五里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东径南乡峡,东径永安宫南。” 《方舆胜览》 卷57夔州: 南乡峡 “在奉节县西五十里。《荆州记》: 峡西八十里,有巴乡村,善酿酒,村旁有溪,曰龙门

  • 崧子浦

    旧名崧塘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崧泽塘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: 崧子浦 “自顾会浦分流,至县东北五十里入吴淞江。《志》 云,今入江处为嘉定县之高家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