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口堡
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镇溪千户所 “阴隆江堡” 条下: 洞口堡 “隶辰溪卫,有官兵戍守”。
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镇溪千户所 “阴隆江堡” 条下: 洞口堡 “隶辰溪卫,有官兵戍守”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,大破之。”《集解》引徐广曰:“在邺西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魏郡邺县:“有汙水。”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汙水“出武安山,东南流径汙城北,
即绍庆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。《元史·英宗纪》: 延祐七年 (1320),“绍庆路洞蛮为寇,命四川行省捕之”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升绍庆府为路,治彭水县(今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
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德明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镇远府邛水司 “荡洞堡” 条下: “又司东南有得民等堡,为戍守要地。”
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红崖子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湟水又东,左合宜春水。水出东北宜春溪,西南流至安夷城,南入湟水。”
在今湖北应城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应城县: 高楼山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涢水滨,以峰峦层叠而名”。
藏语称“瑞巴洗康”。在今云南中甸县城东南大龟山麓。始建于清雍正二年(1724)。光绪八年(1882)重修。为三重檐歇山顶殿堂建筑。是当地藏民集会、议事、诵经的场所。1936年4月,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
亦作粟川州。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甘洛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1913年改思茅厅置,后为云南普洱道驻地。治所即今云南思茅市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93年改设思茅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改思茅厅置,治今云南省思茅市思茅镇。1958年并入普洱县,1981年复置。1
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。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(1851年1月13日),洪秀全等由金田率兵至大湟江口。咸丰元年正月十八日(1851年2月18日),太平军预设伏兵,埋地雷于大湟江口,清将向荣率兵三路进攻,
在今云南大姚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大姚县:大姚河“在县北。源出书案山,流经县西北,合铁索箐之水,又南流至县西南,合姚州小桥村之水,又东流绕县南,复东北会于青蛉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