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泾河

泾河

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泾河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由山阳县界西接漕河,经县东四十里,又东入射阳湖”。


渭河最大支流。跨宁夏、甘肃、陕西三省区。《释名·释水》:“水直波曰泾。泾,径也,言如道径也。”取其泾流为名。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东麓,流经泾源县入甘肃省境,东南流经平凉、崇信、泾川及陕西省长武、彬县、永寿、淳化、礼泉、泾阳、高陵等县,在高陵县境内入渭河。长455千米,流域面积4.54万平方千米。支流众多,以马莲河为最大。上、中游流经黄土高原,夹带大量泥沙,水量变化大。上游建有六盘山引水工程,并建有驿山、枣曲、朝阳、新庄等水电站。下游建有泾惠渠灌溉工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涌山

    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岛东北东引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东涌山。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
  • 北兖州

    ①东晋义熙六年(410)刘裕灭南燕,复兖州旧地,因南方已有兖州,改旧兖州为北兖州。治所在滑台(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山以南汶、泗流域及鲁西平原,河南滑县、延津、杞县以东地区。南朝宋初

  • 高邮卫

    明洪武中千户所置,属南直隶中军都督府。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。清康熙十七年 (1678)废。

  • 静胜军

    五代方镇。本唐义胜军,梁末帝时改为静胜军。驻崇州 (原耀州改名,即今陕西耀县)。后唐改为顺义军。五代方镇名。本唐义胜军,治崇州(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)。五代唐改名顺义军。

  • 伊通县

    1913年改伊通州置,属吉林省吉长道。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。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88年改设伊通满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伊通州改置,治伊通河(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)。1988年

  • 文公场

    亦名文公庵。即今四川仁寿县北六十里文宫乡。清光绪《补纂仁寿县志》卷1:东北顺河乡一甲有文公庵。

  • 离石

    战国赵邑。即今山西离石县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肃侯二十二年 (前328),赵疵与秦战,“秦杀疵河西,取我蔺、离石”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即今山西省吕梁市。因邑东北有离石水,故名。赵肃侯二十二年(前328

  • 安乐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历亭县。即今山东武城县东北四十二里四女寺镇。②北宋置,属阳谷县。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安乐镇。(1)古镇名。又称四女树镇。即今山东省武城县北四女寺镇。金属历亭县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安

  • 平川街

    明万历间筑城,即今云南宾川县东北六十里平川乡。辛亥革命后曾称平川镇。

  • 含山

    ①又作㟏山、唅山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。其山口称㟏口或唅口。自古有道由今闻喜东经垣曲县越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,称作含山路或唅口道。《旧唐书·张濬传》:大顺元年(890),张濬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