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泾州

泾州
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沛县 (今安徽天长市西北石梁镇)。陈废。

②北魏神䴥三年 (430) 置, 治所在临泾县 (今甘肃镇原县东南)。后移治安定郡安定县 (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)。《元和志》 卷3泾州: “因 (泾) 水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甘肃泾川、崇信、平凉、华亭、灵台及陕西彬县、旬邑、永寿,宁夏泾源等县市地。隋开皇初郡废,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安定郡。唐初复名泾州,仍治安定县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安定郡。至德元年 (756) 又改名保定郡,并改县为保定县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泾州。金改泾川县。元复置泾州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省泾川县入州,移今泾川县治,属平凉府。清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降为泾县。


北魏神䴥三年(430年)置,治临泾县(今镇原县东南)。取泾水(今泾河)为名。辖区约今甘肃省泾源、平凉、华亭、崇信、泾川、灵台,陕西省彬县、旬邑、永寿等市县及甘肃省镇原县部分地区。后移治安定县(唐改为保定县,金改为泾川县。今泾川县北泾河北岸,明移今治)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安定郡。唐初复为泾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安定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泾州。辖区缩小,约今甘肃省镇原、泾川、灵台等县地。广德元年(763年)地入吐蕃。大历三年(768年)复置。为泾原节度使治。北宋属秦凤路。金属庆原路。元属陕西行省。明初省泾川县入州,属平凉府。清属甘肃省。1913年废,改本州为泾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义宁驿

    明洪武三年(1370)置,属崖州。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崖州:义宁驿“在州城西”。

  • 南晋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东关县 (今四川宣汉县东北,一说在今万源县南固军坝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、万源县南部地。西魏改为永昌郡。

  • 南新桥镇

    在今江苏江阴市南三十余里青阳镇南,实为青阳镇之南端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青旸镇 “市廛繁密,大桥跨运河,居市之中,自北新桥至南新桥,街长三里余”。

  • 玉龙关

    ①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花桥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玉龙关“下有花桥河。控扼险隘之处也。即古花桥关”。②又名下关、龙尾关。在今云南大理市。《清史稿·白文选传》:顺治十六年(1659),清兵下云南,

  • 贡古鲁克山

    在今新疆乌什县北境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2:乌什西北“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,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,又东曰奇什罕布拉克山,又东曰英阿喇特山,又东曰蒙科素山,又东曰科克巴什山,又东曰伊底克山,又东曰臻丹山

  • 苦成

    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成公十四年 (前577),“卫侯饗苦成叔。宁惠子相。苦成叔傲。宁子曰: 苦成家其亡乎……”。《国语·鲁语一》: “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,其不存也,亡无时矣。

  • 黄庄

    ①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 韩姑娘率领大刀会于此攻占教堂。②即今河南嵩县东南三十六里黄庄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 卷3: 咸丰七年 (1857) 闰五月,“贼聚黄庄”。(1)古地

  • 芹城水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。《水经·㶟余水注》:芹城水“出北山, 南径芹城, 东南流注㶟余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昌平州“黄花镇川”条:“《志》云,芹城在州东三十里,有桥,桥下即

  • 七介山

    即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六十五里井家山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:北魏太延五年(439),“蠕蠕犯塞,遂至七介山,京师大骇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南。北魏太延五年(439年),柔然敕连可汗闻魏伐姑臧,乘

  • 钟 (鍾) 离郡

    东晋安帝时分淮南郡置,属南兖州。治所在燕县 (北齐改为钟离县,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)。南朝宋泰始以后为徐州治。南齐属北徐州治。东魏属楚州治。北齐、北周为西楚州治。陈废。隋开皇二年 (582) 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