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马矶头
即今台湾省本岛南端之鹅銮鼻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:沙马矶头山“在凤山治西南,离府治五百三十余里。其山西尽大海,高峻之极。山顶常戴云雾,俗传此山有仙人衣红衣黑降游于上。今有生成石磴、石棋盘在……凡吕宋往来洋船,皆以此山为指南。西南之山至此极焉”。
即今台湾省本岛南端之鹅銮鼻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:沙马矶头山“在凤山治西南,离府治五百三十余里。其山西尽大海,高峻之极。山顶常戴云雾,俗传此山有仙人衣红衣黑降游于上。今有生成石磴、石棋盘在……凡吕宋往来洋船,皆以此山为指南。西南之山至此极焉”。
唐武德六年(623)置,属泉州。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南古县。同年并入连江县。长安二年(702)复置,徙治今霞浦县,仍隶泉州。宋属福州。元至元二十三年(1286)升为福宁州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齐王开运元
今安徽颍河支流泉河。《元和志》卷7沈丘县:“小汝水,在县北。”
即次沟村。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矿工起义于此。
北宋咸平四年(1001)分西川路置,治所在利州(今四川广元市)。皇祐三年(1051)移治兴元府(今陕西汉中市)辖境相当今四川营山、南部以北,通江、平昌以西,平武、梓潼以东地区和陕西秦岭以南,子午河、星
东晋太元十五年 (390) 侨置,属南汉中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境。南齐废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东、南京市政府大院东北隅、城墙南。明初筑城时,为将玄武湖水引入城内,与珍珠河相连,故建此闸以为节制。闸以此地有供奉关羽的武庙而命名。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武清县: 清沽港 “西接安沽港,东合丁字沽入于海”。
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兴宁镇。南宋绍定初于此置兴宁县。1914年改名资兴县,皆治此。
即今浙江安吉县治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同治《安吉县志》 卷2: “独松关为南宋驿传要路,铺基尚存,递铺之名盖由此始。” 1958年安吉县治由梅溪镇迁此。在浙江省安吉县东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44.6平方
在今江苏如东县西北七十二里栟茶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泰州: “栟茶场在州东百十里。有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