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桓公沟

桓公沟

在今山东西南部。东晋太和四年 (369)桓温北伐时所开。据 《水经·济水注》 载: 桓公沟是疏导薛训渚 (在今嘉祥县治萌山下) 分南北流,北流一支注入巨野泽,南流一支注入黄水,黄水原自巨野泽流出注入菏水。故桓公沟南起菏水,北达巨野泽,全长三百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10任城县: 桓公沟 “源出县理西四十里萌山之下。宋武帝 《北征记》 曰: 桓公宣武,以太和四年率众平赵、魏时,遣冠军将军毛彪生凿此沟,号曰桓公沟”。唐以后不见记载。


古运河名。“沟”或作“渎”。又名桓水。起自薛训渚(湖泊名,在今山东嘉祥县附近)引流分南北:北至巨野泽北与济水合,名曰洪水;南流利用原黄水河道,至方与县(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)注入菏水。全长约三百余里。东晋太和四年(369年)桓温伐后燕,因天旱,汴水道绝,凿渠通清河,故名。义熙十三年(417年)刘裕伐后秦时,水军自淮、泗入清河,又加疏广。南朝宋元嘉七年(430年)到彦之北伐,亦由此道。为公元4、 5世纪时河、淮间南北水运航道之一。唐以后不见记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休休亭

    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四十五里王官峪。《旧唐书·司空图传》:“司空氏祯贻溪之休休亭,本名濯缨亭,为陕军所焚。天复癸亥岁,复葺于壤垣之中,乃更名曰休休。休,休也,美也,既休而具美存焉。”

  • 沙河

    ①又名㶟余河、温余河、榆河。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。有南、北两水。北水称北沙河,源自居庸关,南流经昌平县南。南水名南沙河,源自海淀区西北龙泉寺,汇西山诸泉东流,于沙河镇东南窦各庄与北沙河相

  • 南津关

    ①明置,属夷陵州。在今湖北宜昌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夷陵州: 南津关 “在州南门外一里”。清徙于今市西北十五里。②明置,在今湖北钟祥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钟祥县 “塘港关” 条下: “府南有南

  • 西山大峒

    即今广东郁南县南建城镇。明、清为西宁县治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西宁县:“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西山大峒置。”

  • 东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句容县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东阳村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引《郡国志》云:“楚汉之际改秣陵为东阳郡, 因为名。有馆驿。”②清置,属榆次县。即今山西榆次市南三十四里东阳镇。③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

  • 三嵕庙

    又称灵��王庙。在今山西壶关县南二十四里黄家川南阳护村。据庙内碑记载,庙创建于金大定乙未年(1175)。明代重修。现存庙宇除大殿为金代建筑外,其余均为明代建筑。

  • 奇穆尼河

    又作乞母泥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北支流比腊河。清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 作 “乞母尼河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奇穆尼河 “源出奇穆尼窝集,在毕瞻窝集东北三百里。……河南行百

  • 古眉寨

    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,蒙江南岸古湄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永安州:“南有古眉寨土巡检司。”同书《广西土司传一》:“荔浦之峰门、南源,修仁之丽壁,永安之古眉诸巡司,为诸僮所夺。”

  • 威平堡

   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南四十里威坪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威平堡 “嘉靖四十五年筑,万历初增修,周一里有奇”。

  • 怀庆路

    元延祐六年(1319)改仁宗潜邸怀孟路置,治所在河内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修武、武陟二县以西,黄河以北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怀庆府。元延祐六年(1319年)改怀孟路置,治河内县(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