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干河
古称浴水、治水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㶟水又东北流,……谓之桑乾泉,即溹涫水者也。”桑乾或溹涫音讹。俗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,故名。永定河上游。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。上源恢河出山西省北部管涔山,向东流经宁武、朔州、山阴、怀仁、应县及河北省阳原、宣化、鹿等市县,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洋河后入官厅水库。长500千米,流域面积2.39万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壶流河、御河、浑河。干流建有册田水库。
古称浴水、治水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㶟水又东北流,……谓之桑乾泉,即溹涫水者也。”桑乾或溹涫音讹。俗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,故名。永定河上游。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。上源恢河出山西省北部管涔山,向东流经宁武、朔州、山阴、怀仁、应县及河北省阳原、宣化、鹿等市县,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洋河后入官厅水库。长500千米,流域面积2.39万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壶流河、御河、浑河。干流建有册田水库。
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,对岸为朝鲜境。清张凤台《长白征存录》卷3:“大小冷沟子,改名景和乡。沟与韩国黑河对口。黑河即长津江,为咸兴南道最大之水。”
唐置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区北高尔山城)。仪凤二年 (677) 安东都护府徙治于此。开元二年 (714) 又徙平州。后废。唐置,治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城)。后废。
清雍正十二年(1734)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扎拉山。何秋涛《朔方备乘》卷10《北徼卡伦考》作“阿拉勒图”;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卷2作“阿喇尔图”。
即黄岐埠。今山东安丘市东北黄旗埠镇。
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石泉县:“东北有大方关。”道光《龙安府志》卷2:大方关“在县东北八十里。左邻白草番番寨”。
在今陕西省中部。源出耀县西北界,东南流经三原县西与冶谷河合,又东流至临潼县入渭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五丈渠水 “出云阳县石门山,谓之清水。东南流径黄嵚山西,又南入祋祤县,历原南出,谓之清水口”。《清
即今江西信丰县东南三十里古陂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信丰县东南有古陂墟。
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木树乡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道路考》9:“由松桃北卡落、长冲苗路,经由水田坝、洞口一带至木树汛,对面为永绥苗寨,路亦崎岖。”
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上蔡县: 铁丘台 “相传汉光武曾驻此”。
一名汉龙镇。即今河南唐河县西南龙潭乡。清乾隆《唐县志》卷1《集镇》:“龙潭店,县南七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