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桃源县

桃源县

①五代闽龙启元年 (后唐长兴四年,933)升桃林场置,属泉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永春县。闽永隆四年 (后晋天福七年,942) 改名永春县。

②北宋乾德元年 (963) 分武陵县置,属朗州。治所即今湖南桃源县。宋本 《寰宇记》 卷118桃源县: “以桃源为名。” 乾道初属常德府。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为桃源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桃源县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③明洪武初改桃园县置,属淮安府。治所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。1914年为避免与湖南桃源县重名,改名泗阳县。


(1)古县名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升桃林场置,治今福建省永春县。属泉州。永隆四年(942年)改名永春县。(2)古旧县名。明洪武初以桃园县改名,治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废黄河南岸旧泗阳(城厢)。属淮安府。1914年因与湖南省桃源县重名,改名泗阳县。(3)今县名。在湖南省西北部、沅江下游,雪峰、武陵二山余脉间。属常德市。面积4458平方千米。人口97.3万。辖15镇、2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漳江镇。北宋乾德元年(963年,一说二年)析武陵县置桃源县,以相传武陵山桃花源得名。《大明一统志》桃源县:“以其地有桃花源,故名。”《大清一统志》常德府山川:桃源山“在桃源县西南三十里,有桃源洞。相传即陶潜所记桃花源也”。治今漳江镇。初属朗州,大中祥符年间属鼎州。南宋乾道元年(1165年)属常德府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州,属常德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为县,属常德府。1914年属武陵道,1916年属辰沅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常澧专区,1950年属常德专区,1968年属常德地区,1988年属常德市。地处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,形成低山、丘陵、平原兼有地貌。沅江及支流大杨溪、夷望溪、白洋河、延溪、陬溪等分布县境南北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、甘薯、棉花,并产油菜籽、茶叶、苎麻、花生。农副产品以猪、鱼、家禽、湘莲著称。特产延泉黑猪、三阳鸡。林产有松、杉、南竹、油茶、油桐等。矿产有钨、金、金刚石、磷、锌、铜、黄铁矿、重晶石、硅石等。工业有机械、化肥、纺织、采金、酿造、印刷、日用瓷、石雕、食品加工、建材等。传统产品陬市桂花糖、漆河德字粉、桃源石雕久负盛名,砚石为国内名产。公路有319国道、常永等干线经此。水路循沅江上溯沅陵、洪江,下通洞庭湖。名胜古迹有桃花源、渔父祠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党坝长官司

    即丹坝长官司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南党坝乡朶兰村。《清史稿· 岳钟琪传》: 岳钟琪疏言: “党坝为大金川门户。”

  • 宁静镇

    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永川县

    ①南朝宋元嘉十年(433)置,属宋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北。北周废。②唐大历十一年(776)置,属昌州。治所即今四川永川市。《寰宇记》卷88永川县:“枕侯溪水,山川阔远,因名永川县。”元至元二十年(

  • 小琉球

    明代称今台湾为小琉球,以别于大琉球(今琉球群岛)。清初仍有人沿用此名。(1)明洪武初,琉球中山王察度受明册封,为与隋、元时称今中国台湾的“流求”相区别,遂称中山王地为“大琉球”,即今琉球群岛,而以今台

  • 官庄集

    即今湖北宜城市东官庄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宜城县东有官庄集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宜城县: 官庄集 “旧名望江集,在城东十五里”。

  • 南京堂镇

    即今河北饶阳县西南南京堂乡。清乾隆《饶阳县志》 卷上乡村: 西有 “南京堂”。

  • 石矶津

    即富溪津市。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廉村。

  • 小营

    在今河北武强县北十五里小营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武强县:小营“在县(今县西南旧武强镇)东北三十五里。《志》云:金末蒙古掠河间,金人拒之,屯营于此”。村名。在北京市大兴区西北部。属黄村镇。人口 2120

  • 莫宏库

    亦作莫力洪、莫力洪库。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。清曹廷杰 《西伯利东偏纪要》: 黑龙江入松化江有二口,“上口在徐尔固上六十五里,松花江南岸莫宏库地方西北,俄人轮船俱由此口出入”。

  • 幽王城

    即戏亭。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三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5临潼县: 幽王城 “一名幽王垒,在县东南戏水 上。城方八尺,周二百八十步”。即“戏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