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林寨
在今甘肃岷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7岷州卫: 栗林寨 “在卫城南一十五里”。
设置年代不详。在今甘肃省岷县南。清时属岷州。
在今甘肃岷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7岷州卫: 栗林寨 “在卫城南一十五里”。
设置年代不详。在今甘肃省岷县南。清时属岷州。
商代方国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。西周时为邾国所灭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马鞍岛。见于清《海国闻见录》图。古岛屿名。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马鞍岛。见清《海国闻见录》。
即今江西丰城县东北王家洲。清同治《临川县志》卷1下:五十四都有王家墟。
西汉文帝元年 (前179),为避文帝刘恒讳,改恒山郡为常山郡。治所在真定县 (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)。景帝五年 (前152) 改为国。武帝元鼎三年 (前114) 复改为郡。四年移治元氏县 (今河北元氏县
在今福建龙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海澄县:大鳌山在“县(治今海澄镇)西南十里。蜿蜒巍峨,特耸二峰,形如笔架”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东郊天河区珠江北岸猎德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“茅滘埠” 条:“番禺县有波罗、石冈、猎德、乌涌、车陂等埠,向设水兵巡守江路。” 清为汛,有守备驻防。嘉庆年间于此设炮台,咸
亦名武山。又名平山、太和山。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。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23引明杨嗣昌 《河洑山记》: “河洑山者,山下出泉,伏流而入于河,故相传谓河洑山也。”
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北四十里顾县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岳池县: “初治思岳池,开元二十年移治今所。”
又名景星湖。在今江西九江市中心。由庐山泉水注入而成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浔阳“南有甘棠湖,长庆二年刺史李渤筑,立斗门以蓄泄水势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0江州:甘棠湖“李渤筑堤长七百步以利行旅而为此湖。张洪
亦作东安国、小国。都喝汗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)。《魏书·康国传》 有小安国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显庆四年(659)九月,“诏以石、米、史、大安、小安、曹、拔汗那、悒怛、疏勒、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百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