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柯桥镇

柯桥镇

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二十六里柯桥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


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、浙东运河两岸。面积61平方千米。人口8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柯桥,人口1.5万。明张元忭《三江考》:“今山阴三十里有柯桥,其下为柯水。”以桥名镇。东北有亭,名柯亭,三面环水,一名高迁亭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注》:“蔡邕告吴人曰:吾昔尝游会稽高迁亭,见屋椽中东第十六根可以为笛,取用果有异音。”故柯桥亦称笛里。1949年置镇,时为绍兴县治。1958年为公社,1983年复置镇。1992年柯岩镇和双梅、阮社、州山乡合并。为县西北经济重镇。地处水网平原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淡水鱼等。有纸扇、豆腐干等名特产。有纺织、丝绸、印染、铸造、汽车修配、仪表、酿酒、印刷、针织、服装、制扇等厂。商贸繁荣,有中国轻纺城。有古纤道、太平桥、柯岩等名胜古迹。萧甬铁路、杭甬高速公路、杭温公路、浙东运河穿越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油岗集

    即今河南潢川县东北上油岗乡。清光绪《光州志》卷1《市集》:“州东北六十里有上油岗集。”

  • 觉拉寺

    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觉拉乡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 卷上: “觉拉寺,属地在杂曲河北,囊谦拉林之间,属民百余户。按觉拉寺即 《旧志》 所谓南称界内驻牧喇嘛觉巴拉族也。”

  • 省溪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初改省溪坝场等处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六里省溪司。永乐十二年 (1414) 改属铜仁府。清光绪六年(1880) 迁治大万山 (今万山特区)。1913年改置省溪县。明洪武初改

  • 末鲁孙站

    元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纽伊河下游库契河口附近。元《经世大典》: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“末鲁孙等十五站”。明改莫鲁孙站。

  • 张湖坂

   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樟湖镇。清时延平城守协千总驻此。

  • 洞房山

   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。明万历 《广西通志》卷5博白县: 洞房山在 “县东十里。广七十里。下有洞乳,缀丹碧,丽若雕房”。

  • 三楚

    ①秦汉时将战国楚地分为西楚、东楚、南楚,合称为三楚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夫自淮北沛、陈、汝南、南郡,此西楚也。……彭城以东,东海、吴、广陵,此东楚也。……衡山、九江、豫章、长沙,是南楚也。”相当今长

  • 地青寨

   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地青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地青寨在“府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葡萄驿

    亦作蒲塘。即今广西阳朔县西北葡萄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阳朔县 “古祚驿” 条下: “又葡萄驿在县北。明洪武二年立,正统间废。今呼其地为葡萄墟。”

  • 鸣谦驿

    清置,属榆次县。即今山西榆次市西北十八里鸣谦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原府一》: 鸣谦驿“在榆次县北二十里,西去府城五十里。明景泰七年筑城周三里许,门三,池绕其外。本朝设驿丞,后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