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板桥山镇

板桥山镇

即今湖北房县西北板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房县: 板桥山镇 “在县西北百五十里。有巡司戍守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朝解城

    亦作朝斛城。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符离县: “隋治朝解城。贞观元年移治竹邑城。”

  • 跋布海

   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鄯州鄯城: “乃渡臧河,经佛堂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,至赞普牙帐,其西南跋布海。”

  • 三座塔厅

    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)析塔子沟厅东部地置,属直隶省承德府。治所在三座塔(今辽宁朝阳市)。四十三年(1778)改为朝阳县。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置,治今辽宁省朝阳市。直属直隶省。四十三年降为朝

  • 香溪

    ①又名乡溪、昭君溪。在今湖北兴山、秭归二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4归州兴山县引 《元和志》 云: “其城南枕江,西带山,东临香溪水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48兴山县: 香溪 “在邑界,即王昭君所游处”。

  • 南城寨

    一作南平寨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瞿唐峡长江南岸。《平夏录》: 明洪武四年(1371),汤和等伐蜀夏,夏 “于铁索外,北倚羊角山,南倚南城寨,凿两岩壁,引缆为飞桥 三,平以木板,置炮以拒我师”。

  • 春秋小国。在今湖北广水市南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一年 (前701),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”。古国、古邑名。在今湖北省广水市境。《左传》桓公十一年(前701年):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。”后为楚灭,为楚邑。

  • 凌山

    即拔达岭。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。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跋禄迦国 “西北行三百余里,度石碛,至凌山。此则葱岭北原,水多东流矣。山谷积雪,春夏合冻,虽时消泮,寻复结

  • 哈鲁尔镇

    亦作合乐镇。即今内蒙古武川县东北哈乐乡。民国 《绥远通志稿》 卷2: 武川县第六区有哈鲁尔镇。“哈鲁尔”,蒙古语意为瞭望台。

  • 喀喇沙尔厅

    清光绪八年 (1882) 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喀喇沙尔城 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。十年 (1884) 属新疆省。二十四年 (1898) 升为焉耆府。清光绪八年(1882年)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

  • 僧楼镇

    即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僧楼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 “方平镇” 条下: 僧楼镇 “在县东北”。在山西省河津市东北部,北依吕梁山,西靠209国道。面积75.2平方千米。人口5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僧楼,人口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