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曲水

曲水

①一作回水。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大凌河两源会合处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东晋咸康三年(337),“筑好城于乙连东,使将军兰勃戍之, 以逼乙连。又城曲水,以为勃援”。即此。

②在今江苏南京市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:曲水“晋海西公于钟山立流杯曲水,延百僚”。并引《水经注》曰:“旧乐游苑,宋元嘉十一年以其地为曲水。”

③即今江西高安县南之澧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瑞州府高安县:“又南有曲水,亦东入章江。”

④在今广东从化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从化县:曲水“在县东。有三源,一出增城县界监瀵山,一出县东六十三里之中心山,一出县东概洞,流五十里至大芒潭,又五十里抵县前,与流溪水合。水甚清浅,不通舟楫”。

⑤即今四川南充市西南曲水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南充县:“西有曲水……注于嘉陵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8顺庆府南充县“流溪水”条内:“曲水在府西四十里。源出府西北琉璃镇,盘回九折,流入嘉陵江。”


古水名。又称回水。在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南大凌河两源汇合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康二年(336年),段辽遣段兰率步骑数万屯柳城西回水;次年,慕容皝筑城曲水,皆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椆溪

   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北朴子溪。清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1:“牛椆溪自鹿子埔山西发源,西过覆鼎山南,又西过诸罗县山之北、打猫社之南,至南世竹西入龟子港,同猴树港而入于海。”

  • 修陵

   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二十五里皇业寺前。为南朝梁武帝陵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润州丹阳县: “武帝衍修陵,在县东三十一里。”

  • 夏水池

    一作夏池水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43临汾县: 夏水池,“ 《郡国志》 云,县西南三十里有大池,其水六畜不敢饮。一名翻镬池,即煮眉间赤头处,镬翻因成池,池水上犹有脂润”。

  • 下允土千总

    民国属澜沧县,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上允镇北。

  • 龙门水

    ①即今广东龙门县南之龙门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龙门县:“南有龙门水,亦曰九淋水,流入东江。”②一名潜水。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浅溪河,注入嘉陵江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 引《括地志》:“潜水一名复水,今名龙门水,

  • 牂柯

    亦作牂牁或牱牱。先秦西南夷国名。在今贵州省东境。《管子·小匡篇》: “桓公曰: 乘车之会三,兵车之会六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……南至吴、越、 巴、 牂柯、 ��、 大庾、 雕

  • 药 (藥) 山县

    南朝梁置,为药南山治。治所在今湖南沅江市西南。隋开皇中改为安乐县。

  • 俄侬河

   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斋桑泊东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额尔齐斯河 “又西北潴为宰桑淖尔。俄依河、果莫孙河注其东南”。即“斡难河”。

  • 廖角咀

    即料角咀。在今江苏启东县北吕四镇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1通州: 料角,“海门有料角,昔号形势控扼”。南宋绍兴中设水师防守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海门县 “东南有料角咀”。嘉靖中,击败倭寇于此。

  • 御 (禦) 国山

   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。明王应山 《闽都记》 卷26长乐县: 御国山 “一负巨浸若藩内地状。御国者,卫国也。岛夷人入贡必登望,以识海道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: 御国山在 “府东七十里。蹲峙海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