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镇县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智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②1914年改保定县置,属直隶津海道。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新镇。1949年废入文安县。
旧县名。1914年改保定县置,治保定(今河北文安县新镇)。原属直隶省,1928年改隶河北省。1940年与文安县合并设置文新县。1942年撤销文新县后,新镇又改并入四联县。1945年5月恢复新镇县。1949年再撤销,并入文安县。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智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②1914年改保定县置,属直隶津海道。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新镇。1949年废入文安县。
旧县名。1914年改保定县置,治保定(今河北文安县新镇)。原属直隶省,1928年改隶河北省。1940年与文安县合并设置文新县。1942年撤销文新县后,新镇又改并入四联县。1945年5月恢复新镇县。1949年再撤销,并入文安县。
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南十五里张庄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娄县西南有“张庄”。(1)在山西省平定县南部。面积155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庄,人口 2750。因姓氏得名。1949年属平定县
指今青海达日县西北、玛沁县西南之黄河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河源附录:黄河“又一二日,岐为八九股,名也孙斡论,译言九渡,通广五七里,可度马”。
西汉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二十里。三国魏为弋阳郡治。西晋末徙治今湖北黄州市东,为西阳郡治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光山县西。属江夏郡。西晋永嘉时迁治今湖北省黄冈市东。东晋、南
在今江西广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永丰县: 念青岭在 “县东北二十三里。耸拔三百余仞,当江、浙通衢,望江山县如指掌。又从岭左折而上约五里许,一峰干霄曰大岩尖,其巅东望三衢,西顾信州,山川形胜
即拔野古。隋、唐时为勅勒 (铁勒) 十五部之。分布于今蒙古国东南乔巴山一带。唐于此建幽陵都督府。
在今江西龙南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龙南县:玉石岩在“县北五里。有石莹如白玉。山半有洞,广数十丈。宋太宗赐书百二十卷,邑人依岩阁藏之。旁有巨人迹,下有王迹寺。治平间赐额曰普和,此为上岩。岩后层层
一名海伦奔山。今黑龙江省北部之小兴安岭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4:布伦山“一作布隆山,又作白罗, 又曰小兴安岭。木库山南来之幹山也,(乌云)县西南三百五十里,高七十丈,径二百四十里,科尔芬河源所出,跨乌
北宋崇宁三年 (1104) 改吐蕃结啰城置,属廓州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廓州: 肤公城 “旧名结啰城,崇宁三年收复,后改今名。王厚云: 结啰城至廓州约三十余里,东至来宾城界一百
①一名登云山。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6长宁军: “军治负据宝屏山,牛心峰在左,笔架峰在右,西南与棫山诸峰为对”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65长宁军: 宝屏山 “军治之主山,与棫山诸峰相
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5年1月)置,属呼兰府。治所在巴彦苏苏(今黑龙江巴彦县)。1913年降为巴彦县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巴彦县。属呼兰府。1913年降为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