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洪滩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。东南距果淀暗沙4.3海里,东北距涛静暗沙9.7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排洪滩。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。东南距果淀暗沙4.3海里,东北距涛静暗沙9.7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排洪滩。
在今山东旧庆云县北十五里,1964年划归河北盐山县。相传春秋时即有此沟,分大河支流,东注于海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清河又东北,无棣沟出焉。东径南皮县故城南,又东径乐亭北,又东径新乡城北。无棣沟又东分为
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北四十五里苏家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宁晋县图:东北有苏家庄集。
唐置,属伊州。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。一说在今哈密市西北灰井子沟。唐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。属伊州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新会县:“又南有沙村巡检司,本治大神冈,后迁仙洞村。”
在今贵州桐梓县西北夜郎乡。清乾隆爱必达 《黔南识略》 卷31桐梓县: “夜郎坝在城北七十里。有古夜郎城旧址,明刘綎逾夜郎旧城是也。” 乡北有夜郎坝古墓群。
①西周以今陕西泾、渭、洛三河为三川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幽王二年(前780),“西周三川皆震”。即此。②战国时以河、洛、伊为三川。为韩地,介于秦、楚之间。东接东、西二周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今三川、周
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改民复县置,为夔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 四川卷下: 奉节县 “以其奉山南东道总管节制” 而名。北宋景德三年 (1006) 徙治今奉节县。南宋
在今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南侧。为西汉长沙王刘发筑。刘发于汉景帝二年(前155) 被封为长沙王,在位二十八年,谥号定王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3潭州: 定王台 “俗传定王载米搏长安土,筑台于此,以望其母唐
商代地名。在今河南温县东。《甲骨文合集》37532: “辛酉卜,在敦贞: 王田衣逐无灾。”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温县东。商时常为诸侯进贡之地。
春秋秦献公置。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“栎阳雨金,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,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。” 《集解》 晋灼曰: “形如种韭畦,畦各一土封。”春秋时秦献公置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栎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