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0年改普兰行政区置,属云南蒙自道。治所即今云南西畴县。民国《西畴县地志》:“县属全境分西洒、畴阳两区,取每区之首一字,故命名曰西畴县。”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东南部。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
即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官坪乡(对峙河)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竹山县:对峙河“《光绪舆地记》:在县东北八十里。驻外委”。
即今山西祁县东北白圭村。同蒲铁路在此有支线(白晋支线)至晋城。
一作柏莒。《春秋》: 定公四年 (前506),“冬十有一月庚午,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。楚师败绩”。《公羊传》 作 “战于伯莒”。其地说法主要有三: (1) 在今湖北黄州市团风镇南之举洲。《水经·江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小现礁。1935年命名小觅出礁。1947年改名小现礁。
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三国魏改为合城县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南朝宋及北魏属兰陵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甘露四年(前50年)封鲁孝王子平为合乡侯,置侯国。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后改
清康熙五十八年(1719)设,属蒙古土谢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土拉河北岸那万策仁古内呼勒。
①西汉置,属勃海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二十里故城村。东汉改为高城县。②西汉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县南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故城。为都尉治。东汉改为高城
①南朝梁置,为开江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马江镇。隋属静州,大业二年(606)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梧州。神龙元年(705)属富州。长庆三年(823)改为马江县。②唐广德元年(763)改
在今贵州瓮安县东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征播州杨应龙之乱,应龙子朝栋率众二万渡乌江迎战,璘进军龙溪,“把总吴应龙等陷阵,‘贼’ 大溃,退四牌保儿囤”,即此。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