戛赖驿
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。明正德 《云南志》卷14陇川宣抚司: 有戛赖驿。
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。明正德 《云南志》卷14陇川宣抚司: 有戛赖驿。
又名螺山、螺盘山。在今北京市怀柔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红螺山“在怀柔县北一(应作二)十里。高二百余仞,下有潭,潭中尝有二螺,色殷红,夕吐光焰,土人异之, 因以名山”。今仍名红螺山。
①唐方镇名。兴元元年 (784) 以河东节度使号为保宁军,治所在太原府 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)。贞元三年 (787) 复为河东节度使。②五代方镇名。五代唐天成四年 (929) 后蜀分东川置,治所在
即逆水。在今甘肃中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庄浪卫“大通河”条下:“又庄浪河亦在卫南,下流合于大通河。”古称逆水、丽水。黄河上游支流。在甘肃省中部。源出甘、青两省边境的冷龙岭东麓,上游称金强河,东南流经甘
在今贵州遵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遵义府遵义县: 养马城在 “府北五十里。杨氏据播时所筑城也。万历中,川帅刘綎讨杨应龙,入娄山关,屯白石口,贼党攻围綎,綎击败之,追至养马城”。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北。
北魏置,为河州洪和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。隋属枹罕郡。唐初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甘肃省临洮县西南。属洪和郡。北周属同和郡。隋属枹罕郡。唐初废。
在今贵州龙里县。清陈鼎《黔游记》称:古福洞深四十余里,“其中景物真天造地设,浮图高十六级,每级三丈余, 皆玲珑有阶可登,每级俱有瞿昙像,香炉、炬台皆天生成者。石钟、石鼓,击之声闻洞外,万山俱响,百谷皆
在今山东惠民县南。 《旧唐书·李师古传》: “棣州之盐池与蛤岁出盐数十万斛……而蛤为纳所据, 因城而戍之, 以专盐利。”
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蒙化府:甸尾山“在州南十里。下有温泉。旧有甸尾巡司戍守”。
即牂柯县。 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䍧柯郡: “䍧柯县, 带郡。”
即妫水。今中亚阿姆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5:妫水“在吐火罗北。源出葱岭,西南流,入于西海。其水深广,长千余里,远近诸水汇入焉。亦名乌墅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