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思明州

思明州

①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。北宋属邕州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 改为思明路。

②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思唐州置,治所在武郎县 (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及相邻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部分地。五年(972) 废。

③元至元中置,属思明路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西卷: 思明州 “以明江名也”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属思明府,万历十六年(1588) 改属太平府。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改为宁明州。


(1)唐置羁縻州,治年不详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升为思明路。(2)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以思唐州改名,治武郎县(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寺堂)。五年废。(3)元至元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。清雍正十年(1732年)改为宁明州。(4)清顺治七年(1650年)郑成功置,治今福建省厦门市。取“思念明朝”之意命名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祚鼎城

    唐置,属翼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翼州有祚鼎城。

  • 长龙

    即今江西崇义县东南四十五里长龙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永丰县

   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(265)分荔浦县永丰乡置,属始安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五十里花篑乡老县。南朝宋属始建国。齐复属始安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荔州。贞观十二年(638

  • 三河郡

    十六国后凉吕光置,治所在白土县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)。以金城河、赐支河、湟河而名。后废。十六国南凉置,治白土县(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)。辖境约当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。北魏废。

  • 拔曳固

    即拔野古。隋、唐时为勅勒 (铁勒) 十五部之。分布于今蒙古国东南乔巴山一带。唐于此建幽陵都督府。

  • 格根噶珊

   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锡来河上游南岸。清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黑龙江下游有 “格根噶珊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混同江北岸,东至海滨旧噶珊有 “格根”。清咸丰年

  • 清晖园

    在今广东顺德市城内。是在明万历丁未(1607) 状元黄士俊 “天章阁” 和 “灵阿之阁” 旧址上,由清乾隆丁未 (1787) 进士龙廷槐修建的。园内亭台楼阁、石山水池、奇花异木相映成趣,号称广东四大名

  • 僰治县

    即僰道县。在今四川宜宾市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汉武帝感司马相如之言,使县令南通僰道,费功无成,唐蒙乃凿石开阁,以通南中。王莽更曰僰治。”

  • 余甘渡

    即今四川泸州市东北小市渡,为沱江津渡。以旧时有余甘树,故名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余甘渡,“余甘碧实圆脆,峰门渡口倚岸成林。鲁国先生题泸川县楼,所谓余甘渡头客艇是也”。

  • 沙溪市

    即今安徽庐江县南沙溪乡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二》:沙溪市“在庐江县南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