廊坊镇
又作郎坊镇。即今河北廊坊市。清属安次县,商业颇盛。光绪二十六年 (1900) 义和团于此痛击英西摩所统八国联军。1948年安次县迁治于此。1981年析置廊坊市。1983年撒销安次县并入廊坊市。
又作郎坊镇。即今河北廊坊市。清属安次县,商业颇盛。光绪二十六年 (1900) 义和团于此痛击英西摩所统八国联军。1948年安次县迁治于此。1981年析置廊坊市。1983年撒销安次县并入廊坊市。
一作南平寨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瞿唐峡长江南岸。《平夏录》: 明洪武四年(1371),汤和等伐蜀夏,夏 “于铁索外,北倚羊角山,南倚南城寨,凿两岩壁,引缆为飞桥 三,平以木板,置炮以拒我师”。
在今西藏萨噶县境。《清一统志 ·西藏》附属部落: 萨噶部落 “在日喀则城西南八百三里”。为日喀则通往阿里的必经之路。“萨嘎”,藏语意为可爱之地。后设萨噶宗。
在今河北魏县西南旧魏县。金、元时为魏县治。
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。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。参见“榕城”。
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井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平山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房山县: “因县北房山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恒山郡。唐属恒州,至德元年 (756) 改为平山县。②元至元二十七年 (1290)
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。《史记·白起传》: 秦昭王四十六年 (前261),“秦攻韩缑氏、蔺,拔之”。即“侯氏”。
即今江西靖安县北华坊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卷6靖安市镇:华坊街“在县北三十里”。
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竹山县:圣母砦“在县西百三十里圣母山下,一名取毒砦。俗传有圣母取恶蛇弃之,因名”。
又作鄂多里。即斡朵邻。元代在今黑龙江依兰一带新建的军民万户府
一作弘仁桥。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南四十四里,跨凉水河上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宏仁桥“旧名马驹桥。明天顺七年改建,赐名。长二十五丈,为洞九,以酾水”。明于此置巡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