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广饶县

广饶县

①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北。元鼎元年(前116)封菑川靖王子国为广饶侯。后为县。东汉废。东汉末复置,属齐国。移治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二十里。南朝宋复还故治。北魏仍属齐郡。北齐省。

②北齐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。东魏属东海郡。隋仁寿初改名东海县。

③1914年改乐安县置,属胶东道。治所即今山东广饶县。1925年改属淄青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北部、小清河下游。属东营市。面积 1138 平方千米。人口47.7万。辖6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广饶镇。西汉于县北境置巨定县,属齐郡。东汉县废。三国魏于故巨定城移置广饶县(西汉置,故治在今寿光市境),属齐国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应劭曰:在饶河之阳。”故名。西晋因之。南朝宋徙乐安郡、千乘县治故巨定城。北魏因之。北齐省广饶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徙千乘县治今广饶镇,属青州,后属北海郡。唐、宋属青州,金改为乐安县,属益都府。元属益都路。明、清属青州府。1914年改乐安县为广饶县,属胶东道。1925年属淄青道,1928年道废直属省。1940年属清河行政区。1941年析南部置广南县,析北部置广北行政区(县级),先后属清河行政区清东专区、清中专区。1945年广南、广北合并为广饶县,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。1949年属清河专区。1950年属惠民专区,1958年属淄博专区,1961年复属惠民专区。1967年属惠民地区。1982年属东营市。地处鲁北平原,北部属黄河三角洲地带,南部为小清河平原区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山东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棉花等。特产花边、面鱼、肴驴肉等。矿产主要有石油、天然气,是胜利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水产有鱼、虾等。沿海盛产盐。有石油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造纸、印刷、纺织、服装、木器家具、酿造、食品加工等厂。辛河、青垦、潍高、广青公路经此。小清河码头可装载、停泊千吨货轮。古迹有南宋大殿、营子遗址、冢头墓群、傅家遗址。东营历史博物馆设此,收藏1920年中文版的《共产党宣言》,是第一本中文全译本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柏驾桥镇

   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十五里架桥。清乾隆 《青阳县志》 卷1: “百驾桥即柏家桥,离城十五里,系木桥通徽要路。”

  • 军都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谷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十七里土城村。东汉属广阳郡。西晋属燕国。北魏属燕郡。东魏天平中移治今昌平县北。北齐天保中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土城村。属上谷郡。北魏徙治今昌

  • 五侯津

    亦作武侯津。在今四川广汉市西南。一说在今新都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孟知祥败东川董璋于鸡踪桥,“引兵追璋至五侯津”。胡三省注:“五侯津在汉州西南。”在今四川省广汉市西南。《资治

  • 东津镇

    五代王闽时置,属龙津县。在今福建南平市东,建溪与闽江交会处。宋属剑浦县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南剑州:剑浦县有东津镇。明嘉靖《延平府志》卷4古迹:废四镇“延平旧有四镇,……南平县东黄滩范迪简所居地为东津镇

  • 双滘墟

    即今广东阳春市西双滘镇。清宣统《广东省舆地全图》东安县图:西南有双滘墟堡。

  • 阴平县

    ①东汉改阴平侯国为县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南三十里阴平镇。西晋废。②三国魏改阴平道置,为阴平郡治,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五里。东晋末废。③三国吴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。西晋太康

  • 巨家庄

    在今天津市南二十里。清康熙《天津卫志》卷1:巨家庄“在城南,去城五十里。世传为汉时巨无霸故里”。

  • 大头山

    一名殿子山。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晋书·庾衮传》:“及石勒攻林虑,父老谋曰:‘此有大头山,九州之绝险也。上有古人遗迹可共保之。’惠帝迁于长安,衮乃相与登于大头山而田于其下。”古山名。又称殿子山

  • 南安县

    ①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。西汉属犍为郡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》 卷3 《蜀志》: 南安县在 “郡东四百里,治青衣江会。……有柑橘官社。汉有盐井。南安、武阳皆出名茶”。南齐以后废。②三国吴分南

  • 椹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椹川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属合浦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椹川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