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广平县

广平县

①西汉置,为广平国治。治所在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二十里旧城营。东汉属钜鹿郡。西晋后废。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)复置,属广平郡,北齐废。隋开皇初复置,后改为鸡泽县。

②东晋于朝阳县侨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。南朝宋为广平郡治。南齐属广平郡。北魏废。

③东魏武定六年(548)置,属蕲城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西北公平集。北齐废。

④亦作广年县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为广平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左封县。“平”为“年”之讹。

⑤亦作广宁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)分蓟县置,属范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古城。三年(744)废。至德后复置,属幽州。五代时废。

⑥唐置,属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)为恭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和集县。

⑦金大定七年(1167)置,属洺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广平县。元属广平路。明属广平府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封薛欧为广平侯,置侯国,治今河北省鸡泽县东南旧城营。属巨鹿郡。元朔、元狩间为广平郡治。元狩元年(前122年)国除为县。征和后为平干国治。五凤后为广平郡治。东汉属巨鹿郡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西晋仍为广平郡治。后省。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年)复置,属广平郡。北齐省。隋开皇初复置,移治今永年县东南城关(旧永年),属洺州。仁寿元年(601年)以避太子杨广讳,改为永年县。(2)东晋置,治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南。北魏废。(3)东魏武定六年(548年)置,治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。北齐、北周间废。(4)北周天和元年(566年)置,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南。属覃州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左封县。(5)唐开元中置,治今四川省马尔康县东三拉宗一带。为恭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和集县。(6)唐天宝元年(742年)分蓟县置,治今北京市西古城。属范阳郡。三载省。至德后复置,属幽州。五代时省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邯郸市。面积307平方千米。人口25万。辖2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广平镇。因地域广阔平坦得名;一云取“广其仁惠,平其政刑”之义。本魏县地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析魏县置广平县,治今址,属洺州。元属广平路。明、清属广平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,次年属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属邯郸专区。1958年并入曲周县,1962年复设广平县。1968年属邯郸地区。1993年划归邯郸市。地处河北平原南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并产大葱、辣椒、鸭梨、苹果。有机械、化工、食品、建材等工业。邯馆铁路及邯大、曲魏、广邱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肥田市

    即今湖南耒阳市北肥田乡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 “竹塔市” 条下: “肥田市,在 (耒阳) 县北四十里。”

  • 南八城

    即南疆八城。清中期以来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诸城之统称。清中期以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周围各城之统称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起,在喀什噶尔(今喀什市)、英吉沙尔(今英吉沙县)、叶尔羌、和阗

  • 卧龙城

    即姑臧城。今甘肃武威市城的前身。十六国时为前凉、后凉、北凉、南凉的都城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 载: 姑臧 “本匈奴所筑也。南北七里,东西三里,地有龙形,故名卧龙城”。

  • 槠溪

    在今江西上饶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1广信府上饶县: 槠溪在 “府城西十里。源出灵山,西流入上饶江。多槠木,故名”。

  • 浪沧

    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浪沧乡 (公郎)。旧属蒙化县,民国时设县佐。

  • 庆都县

    金改望都县置,属中山府。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。元属保定路。明属保定府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)复名望都县。古县名。金改望都县置,治今河北省望都县。属定州。蒙古初属真定府,太宗十一年(1239年)改属保定

  • 西黄村

   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七十里西黄村镇。明于此设巡司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二》:西黄村巡司“旧曰西黄社。明崇祯六年设巡司于此。本(清)朝因之”。民国时设县佐。

  • 任公亭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。北宋苏辙《师中菴记》:“师中姓任氏,来齐安,尝游息于定惠院。既去,郡人名其亭曰任公。”

  • 桓公城

   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四十里乌溪乡乌溪岭下。《晋书· 桓彝传》: 苏峻之乱,“彝以郡无坚城,遂退据广德。寻王师败绩,彝闻而慷溉流涕,进屯泾县”,因筑此城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二》: 桓公城 “在泾县东四十里乌

  • 望诸

    泽薮名,即孟诸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、虞城县西北。春秋属宋。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 乐毅列传》: “赵封乐毅于观津,号曰望诸君。” 《索隐》:“望诸,泽名,在齐。盖赵有之,故号焉。” 唐时泽面周五十里。金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