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定县
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为蒲原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蒲江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恭帝置,治今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。为蒲原郡治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名蒲江县。
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为蒲原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蒲江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恭帝置,治今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。为蒲原郡治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名蒲江县。
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大丰镇。同治 《成都县志》 卷1: 崇义桥 “距城三十五里”。
明置,属永宁宣抚司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永宁宣抚司 “镇远关”条下: “梯口关在司北九十里。” 清属叙永厅。后废。
即今山东平邑县南白彦镇。1940年2月,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、特务团、苏鲁支队和苏鲁豫支队一大队联合发起白彦战斗,解放了白彦地区。后日伪军又一度将白彦镇占领,通过反复争夺战,终于迫使敌人撤退,给日伪
战国齐地。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西北二里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田单遂攻狄,三月而不克也。”即此。秦置县。古邑名。又作翟。春秋、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高苑城西北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田单遂攻狄
即圃田泽。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市东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梁惠成王十年,入河水于甫田。”即“圃田泽”。
①北周置,属资州。治所在资阳县 (今四川资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资阳市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资州置,治所在盘石县(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北起资阳市,南至内
在今西藏仁布县东南六十余里。自拉萨赴日喀则有二道,一由江孜,一由然巴,以然巴为近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至挞鲁 “有歧路,一由江孜,一由然巴,然巴为春夏商贩所必经; 冬则雪凌,多阻滞”。
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4琼州:云露山“有三潭。俗传旧有民居,陷为三潭,号陷屋潭。上潭林木阴森,人不敢近;其次二潭有小石如橄榄,有窍可穿,号橄榄珠”。
在今甘肃两当县南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故道水又西南入秦冈山,尚婆水注之。山高入云,远望增状,若岭纡曦轩,峰枉月驾矣。悬崖之侧,列壁之上,有神象若图,指状妇人之容,其形上赤下白,世名之曰圣女神。”
宋置,属政和县。即今福建政和县西北苦竹林。元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