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和县
唐天宝十 一年 (752) 置,属临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太平乡南岷江西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峨和县: “以县有峨和山也。县在石臼戍北大江之西。” 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天宝十一载(752年)置,治今四川省茂县北。属翼州。后废。
唐天宝十 一年 (752) 置,属临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太平乡南岷江西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峨和县: “以县有峨和山也。县在石臼戍北大江之西。” 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天宝十一载(752年)置,治今四川省茂县北。属翼州。后废。
①南朝宋永初二年 (421) 改徐州置,治所在京口 (今江苏镇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以东,江苏淮河以南、长江以北地区。元嘉以后,辖境南移,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,南京市东北部及丹阳、宜兴等市县以东,无
明洪武初置,属广东都司。治所在韶州府(今广东韶关市)。寻改为韶州守御千户所。
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。岩画北起贺兰山北端的麦如井,南至中卫北山的大麦地一带。共有二十余个沟口,其中贺兰县境内分布较为集中,有大、小西峰沟、贺兰口、苏峪口、回回沟等。岩画的主要内容有图腾崇拜、出行狩
在今河南省南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南乐县:龙窝河在“县东四十里。自山东观城县界,流经县境之荚村,又经县南,入清丰县界。或曰:本大河故渎也。唐开元十四年,魏州河溢,其决口谓之龙窝。自宋以来,县皆为大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董璋克汉州,孟知祥将兵赴援,“至弥牟镇,赵廷隐陈于镇北,甲申迟明,廷隐陈于鸡踪桥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新都县:鸡踪桥“在县北三
①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西南。其地发现“龙山文化” 遗址。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城内东北隅冶山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冶山,“宋时曰泉山,亦曰将军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: 越王山 “其东南麓,唐
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南西加斗村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灵县:加斗山在“县东南十五里。上有圮城,或以为即留老寨也,昔人筑此以避兵,亦名留老疃。洪武中又筑寨于此,周一里有奇,曰加斗寨”。
清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 析汉阳县汉水以北地置,属汉阳府。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。1912年改为夏口县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析汉阳县汉水以北地置,治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。属汉阳府。以位于
北宋置,属闽县。即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闽安。地当海水潮汐与马江相汇处,为省城福州的门户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福州闽县有闽安镇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置巡司于此。嘉靖中,倭寇突犯闽安,参将尹凤击败之;
即今四川若尔盖县西之黑河 (墨曲)。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观九年 (635),分道伐吐谷浑,“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,见赤辞无备,袭之,获牛羊数千头”。胡三省注: “阔水在党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