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山子
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小山子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五常县:“县属小山子,距县市八十里。其北面有著名森林。”
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小山子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五常县:“县属小山子,距县市八十里。其北面有著名森林。”
约当今山东淄博市、桓台县间涝淄河。《水经·瓠子河注》:“德会水又西北,五里泉水注之。水出(昌国)县南黄阜,北流径城西北入德会。”
在今广西南丹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南丹州: 罗侯关,“ 《图经》 云: 在州西”。《清一统志·庆远府》: 罗侯关 “在南丹土州南二十五里,与那地州接界”。
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。峡中天井山下,有东汉建宁四年 (171) 所建黄龙碑 (亦名西峡颂摩崖),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事迹。传为唐吴道子手笔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70: 清风轩 “有汉武都太守河阳李
在今浙江海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海盐县: 蓝田浦 “在县南三里。浦东有蓝田寨,因名。宋咸平六年,县令鲁宗道重开,以通海潮”。
即今江苏吴江市南六十里盛泽镇。盛产绸绫。清乾隆五年 (1740) 移县丞驻此。在江苏省吴江市南部,东南邻浙江省。面积118平方千米。人口10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盛泽,人口5万。三国吴赤乌三年(240年
即赛罕山。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。明永乐八年(1410)朱棣北征经此。金幼孜《北征录》:四月初七,“发玉雪冈。行十余里,过一大坡陀,甚平旷。远见一山甚长,一峰独高,秀拔如拱揖。上指示曰:‘此赛罕山,
又作玷苍山。在今云南大理市西部。唐代以来称点苍山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玷苍山,南自石桥,北抵登川,长一百五十余里,名为玷苍。直南北,亦不甚正。东向洱河,城郭邑居,棋布山底。西面陡绝,下临平川。
北宋属洮州,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镇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 154洮州临潭县: “鸣鹤城、镇念城、三足城,皆吐谷浑昔有此地时所筑,今属郡地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》: 鸣鹤城 “在洮州厅东。…… 《明统志》
即石头城之别称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“石头山”条引《丹阳记》:“石头城,吴时悉土坞, 义熙初始加砖累甓,因山以为城,因江以为池,地形险固,尤有奇势,亦谓之石首城。”
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有大、小笔架山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宁远卫: 小笔架山 “在海中六十八里”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6锦县: 大笔架山在 “城西南六十里,与小笔架山俱峙海中。状如笔架,潮退,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