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静寨
南宋置,属黎州。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淳熙二年(1175),吐蕃青羌首领“奴儿结率众二千寇安静砦。(范)成大调风山卒千人赴之,度其三日必遁,戒勿追。已而果然”。
静,又作靖。在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。南宋乾道九年(1173年),青羌、吐蕃奴儿结掠安静寨,即此。
南宋置,属黎州。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淳熙二年(1175),吐蕃青羌首领“奴儿结率众二千寇安静砦。(范)成大调风山卒千人赴之,度其三日必遁,戒勿追。已而果然”。
静,又作靖。在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。南宋乾道九年(1173年),青羌、吐蕃奴儿结掠安静寨,即此。
唐南诏置,属会川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泸州:“在路西,昔名沙城睑,即诸葛武侯禽孟获之地。”
亦作东安国、小国。都喝汗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)。《魏书·康国传》 有小安国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显庆四年(659)九月,“诏以石、米、史、大安、小安、曹、拔汗那、悒怛、疏勒、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百二
一名龙门。即春秋之阙塞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十四年(前293),“左更白起攻韩、魏于伊阙”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伊水又北入伊阙,昔大禹疏以通水,两山相对望之如阙,伊
在今安徽望江县西北香茗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二》:连塘城“在望江县西北。周二里,门四。旧迹犹存。相传刘裕与卢循战处”。
又名枣林则沟。在今陕西清涧县北。1947年3月,为了粉碎国民党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发动的重点进攻,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。3月26 日,毛泽东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,决定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仍留在陕北
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 “天宝末,钦茂徙上京,直旧国三百里,忽汗河之东。”古水名。即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境内的牡丹江。忽汗河为唐时称呼。
明置,在今贵州石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石阡府: “茶园关在府南,与偏桥卫接界。”
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南之香江及其支流。一说在广南——岘港省广南附近大占海口一带。《隋书·刘方传》:大业初,经略林邑,“师次阇黎江……于是济区粟,度六里,前后逢贼,每战必擒。进至大缘江,贼据险为栅,又击破
西藏古地名。在今穷结县。唐时吐蕃赞普(王) 设夏日行宫于此。一说跋布即勃令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“其赞普居跋布川,或逻娑川。”
即今河南邓州市南之刁河。《水经· 淯水注》: 朝水 “出西北赤石山,而东南径冠军县界,又东南径穰县故城南……朝水又东径朝阳县故城北,而东南注于淯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