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寿县

安寿县

西魏改梓潼县置,属潼川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南三十里石牛镇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治今梓潼县,大业三年(607)复改为梓潼县。


古县名。西魏改梓潼县置,治今四川省梓潼县南。属潼川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移治今梓潼县,大业三年(607年)复改为梓潼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溪河集

    一作小溪河。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四十里小溪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二》: 溪河集 “在凤阳县。本朝乾隆三十一年,由县城移县丞驻此”。

  • 玄州

    ①隋开皇六年(586)置,治所在无终县(今天津市蓟县)。大业初改为渔阳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置,治所在渔阳县(今天津市蓟县)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②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潞县(今北京市通

  • 光迁国

    西魏改岐州置,治所在房陵县(今湖北房县)。《寰宇记》卷143房州:“昔传此地古有三百人于州西南房山中学道得仙,因名其地为广仙,后人语讹为光迁。”北周改为光州。

  • 涵山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六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兴府: 涵山 “为嘉 (兴)、湖 (州) 两府分界处”。

  • 怀圣寺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光塔路。始建于唐贞观元年(627),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。寺内主要建筑有看月楼、礼拜殿及光塔。光塔初名怀圣塔,高36.3米。塔身呈圆筒形,用砖砌筑,内有暗梯,可供上下

  • 安民城

    在今山西襄垣县北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襄垣县有“安民城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十一年(355),“上党人冯鸯逐燕太守段刚,据安民城”。胡三省注:“安民城在襄垣县,盖永嘉中,刘琨遣张倚所筑, 以安上

  • 东势镇

   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。原名东势角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东势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东势镇。据张荣楼、李梦愚编《台中县志稿·台中县乡镇地名的掌故》 说,因居本县东方角落,所以叫做“东势

  • 华阳溪

    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南水阳江支流华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府宣城县:华阳溪“在府东南七十里,源出华阳山,东流二十里有鲁山,其下为鲁显水,又东北四十余里为鲁溪,又北至下西渡合于句溪”。

  • 仁布宗

    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仁布宗。1960年改设仁布县,驻强钦雪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仁布县强钦雪。1960年撤销,改置仁布县。

  • 三冈县

    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为新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南四十里河市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30三冈县:“因邑界山有三陇为名。”西魏为新宁郡治。隋属通川郡。唐武德初属通州,天宝初属通川郡。乾元初复属通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