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宁津县

宁津县

金天会六年(1128)置,属景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宁津县。元初属济南路,至元二年(1336)改属河间路。明属河间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划归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西北部,西北与河北省交界。属德州市。面积822平方千米。人口45.7万。辖9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宁津镇。金天会六年(1128年)临津县城圮于水,东徙此地,取“安宁”之意,改称宁津县,属景州。《河北通志》:宁津县“因故城圮于水,徙治改名,盖寓颂祷(安宁)”之意。元属河间路。明、清属河间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津海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。后曾一度改名为振华县,以纪念中共津南地委书记马振华。1949年复名,属渤海行政区沧南专区。1952年划归河北省沧州专区,1965年划入德州专区。1967年属德州地区。1994年属德州市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,自西南向东北倾斜。境内有漳卫新河、朱家河、宁津新河、宁南河、宁北河等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花生为主,盛产白菜、大蒜、山楂、香椿。特产宁津蟋蟀、保店驴肉等。工业有轻工、化工、电子、机械、食品加工等。德泊、惠吴公路经此。古迹有长官清真寺、庞家寺汉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陭氏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。西晋废。十六国刘聪复置,北魏废。(陭yì) 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安泽县东南,属上党郡。西晋废。十六国汉刘聪复置,为冀州治。北魏废。

  • 京张铁路

    从北京丰台至河北张家口市,系京绥线的一段。全长201公里。由詹天佑主持修筑,清光绪三十一年 (1905) 动工,宣统元年 (1909) 竣工。旧铁路名。从北京丰台到河北省张家口。全长201千米。190

  • 朱涯水

    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支流水口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临尘县:“朱涯水入领方。”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(领方)县有朱涯水,出临尘县,东北流,驩水注之……又东北径临尘县。”

  • 平夏城

    北宋绍圣四年(1097)筑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黄铎堡古城址。《宋史·章楶传》:绍圣四年(1097),“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,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,好水河之阴。二旬有二日成,赐名平夏城、灵平砦”。

  • 瓮 (甕) 岔镇

    即今陕西华阴市西南瓮岔铺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华阴县西南有瓮岔镇。

  • 同正县

    1914年改永康县置,属广西镇南道。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北中东镇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撤销,并入扶绥县。古旧县名。明成化八年(1472年)改永康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北。属太平府。

  • 赤土山

    ①在今云南腾冲县东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:赤土山“在司城东三十里”。②在今甘肃礼县东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秦州一》:赤土山“土色如硃,亦名红土山。山脉自宁远县界迤逦至此,持起一峰,绝顶

  • 水浐营

   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一百八十里。明置土巡司于此。

  • 统万城

    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公元413年,十六国大夏赫连勃勃在此建为都城。乃胡语地名。而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 则称: “勃勃自言: 朕方统一天下,君临万邦,可以统万为名。” 公元427年,被北魏攻取,改

  • 伏罗川

    即慕贺川。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。一说在青海都兰县西南巴隆附近。《魏书·吐谷浑传》:世祖时“慕利延死,树洛干子拾寅立,始邑于伏罗川,其居止出入窃拟王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