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义寨
在今浙江磐安县南十四里翠峰寺。元置孝义巡司于此。明洪武七年(1374)改置镇守百户,后废。
在今浙江磐安县南十四里翠峰寺。元置孝义巡司于此。明洪武七年(1374)改置镇守百户,后废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四会县(今广东四会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、广宁、怀集等市县地。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浈州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四会县(今广东四会市)。贞观八年(634年
即中洲。在今湖北枝江县南部长江与松滋河之间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枝江县“左右有数十洲,槃布江中,其百里洲最为大也。中有桑田甘果,映江依洲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四年(621)伐萧铣,铣将文士弘领精兵数万
集镇名。在安徽省肥西县西南部。金牛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80。因传说有金牛在此破土而出得名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养殖业兴盛。有砖瓦、农机修配等厂。杨桃公路经此。
亦作陇木长官司。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“陇木长官司,其长官即陇木里人也。……所属玉亭、神溪十二寨。”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置,
隋大业五年(609)置,属河源郡。治所在曼头城(今青海共和县西南)。唐初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五年(609年)置,治曼头城(疑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一带)。属河源郡。隋末废。
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谷熟县置。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四年 (621) 废。
亦作谦河。今俄罗斯大叶尼塞河、叶尼塞河。《元史·土土哈传》:至元二十九年(1292),“有诏进取乞里吉思。三十年春,师次欠河,冰行数日,始至其境,尽收其五部之众,屯兵守之。……海都闻取乞里吉思,引兵至
亦作可象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百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2铜山县:可蒙山“在县(旧治在今广福镇)西北三十里。高一里。出铜”。
北魏置,为东济北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肥城市北老城。北周为肥城郡治。隋开皇初郡废。大业初属济北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属东泰州,贞观初省入博城县。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复置,属济宁路。明属济南府
金置,属汶上县。在今山东汶上县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