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宁府
清康熙五年 (1666) 改乌撒府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雍正七年 (1729) 改为威宁州。
清康熙五年(1666年)改乌撒土府置,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草海镇。属贵州省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毕节市和威宁、黔西、织金、大方等县及四川省叙永县河西部分。雍正七年(1729年)降为州。
清康熙五年 (1666) 改乌撒府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雍正七年 (1729) 改为威宁州。
清康熙五年(1666年)改乌撒土府置,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草海镇。属贵州省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毕节市和威宁、黔西、织金、大方等县及四川省叙永县河西部分。雍正七年(1729年)降为州。
即上黎平长官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作“上里平”。
即今山西岚县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二》:东村镇“在岚县东南四十里。有堡”。1950年岚县迁治于此。在山西省岚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6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村,人口1.1万。1
①西周封国。姬姓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元年 (前722),“冬十有二月,祭伯来”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四年 (前636),富辰谏云:“凡、蒋、邢、茅、胙、祭,周公之胤也。”②春秋郑祭仲
清末分蒙古尔津土司置,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珍秦乡(竹节寺)一带。
在今江西九江市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江州浔阳县: “东有秋水堤,大和三年刺史韦珩筑。”
1939年伪满改额穆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吉林蛟河市。1989年改设蛟河市。旧县名。1939年改额穆县置,治今吉林省蛟河市。1989年撤销,改设蛟河市。
即岍山。亦名岳山、吴岳山、岳山。在今陕西陇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右扶风汧县:“吴山在西,古文以为汧山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汧县:“有吴岳山,本名汧,汧水出。”
在今江西宜丰县西北六十里黄岗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江西省宜丰县西北黄岗口。明万历年间于此置巡检司。
①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北与甘肃文县分界之摩天岭。《清一统志 ·龙安府》: 清川故城 “北通青塘岭达阶、文,秦蜀襟要也”。历为甘入蜀要道之一。三国魏邓艾灭蜀大军经此。《宋史·高定子传》: 元兵下兴元,小校张
东汉中平元年(184)置,属八关都尉。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。为洛阳南面门户。以伊阙为名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 注:“八关谓函谷、广城、伊阙……。”即此。后废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伊阙山上。东汉中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