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南暗沙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为南薇滩东侧的暗沙。水深约8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阿利那滩。1947年改名奥南暗沙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为南薇滩东侧的暗沙。水深约8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阿利那滩。1947年改名奥南暗沙。
明洪武八年(1375)置,属西宁卫,为羁縻卫。治所在帖儿谷(今青海茫崖行政委员会驻地花土沟镇西南朵斯乡一带)。旋废。永乐四年(1406)复置,嘉靖初废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以撒里畏兀儿地置,约在今
①五代唐清泰二年(935)改安仁镇置,属衡州。在今湖南安仁县西南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升为安仁县。②北宋开宝八年(975)置,治所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。端拱元年(988)升为安仁县。(1)本唐潭
①即今北京市西郊的卧佛寺。建于唐贞观年间,初名兜率寺。元至顺二年(1331)改称昭孝寺,后又改名洪庆寺。明宣德正统间重修,改称寿安禅林。崇祯间改名永安寺。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,改名十方普觉寺。因寺内有卧
即武勤县。治所即今广西扶绥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作武勒县。
即今云南腾冲县西郊叠水河瀑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腾越州: 叠水河 “在州西南,大盈江之支派也。山麓有石崖,断陷百尺,水势奔飞,吐珠喷沫,观者毛发为竦”。
清顺治三年(1646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嘎海庙(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苏木)。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49年并入东部联合旗
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作“嘉吴”。《梁书·王茂传》:“高祖义师起,……每遣茂为前驱,师次郢城,茂进平加湖,破光子衿、吴子阳等。”古湖名。又作茄湖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东南。南朝齐中兴元
①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南龙门山下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6隆兴府:龙湫“在丰城县龙门七宝禅寺之西,深处有石可以琢砚, 龙尾石之亚也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49南昌府:龙湫“在丰城县西南三十里。众峰拗处, 内有蛰龙,
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蒙自县: 柏木芦寨 “在县南据山,绝顶四面,悬崖峭壁,外建墩台,以据水道。又南渡江入交趾界。《滇纪》: 县南有雾露结箐,由此抵柏木芦寨”。
元至元中以征日本置,寻废。大德三年 (1299) 复置,治所在开城 (即今朝鲜开城)。寻废。至治三年 (1323) 复置,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