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平堡

太平堡

①明初置,属大渡河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荣经县:太平堡“在县西北二十五里”。

②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卫“洞扫堡”条下:“太平堡在卫南九十里。”

③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)建,属阳江县。在今广东阳西县西。清雍正八年(1730)置巡司于此。

④明万历时置,属峨眉县。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。清设峨边营游击、守备于此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)设主簿,嘉庆十三年(1808)改设经历并置峨边厅。

⑤明置,属叠溪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茂县北一百六十里太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叠溪所:太平堡在“所北三十里。其附近为杨柳沟,河西强种也,万历十八年,纠合松坪、白泥、黑水三千余番,同陷新桥,十九年讨降之”。

⑥明置,属广宁后屯卫。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南太平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后屯卫:太平堡“在卫北六十里。堡南有狗河寨可按伏”。

⑦即今辽宁大石桥市西北太平庄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9海城县:太平堡在“城西南七十里。……俗呼青城子”。

⑧即今江西安远县南太平圩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“长沙营”条下:“太平营在县南太平堡。”


(1)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筑,在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于此置太平巡检司。(2)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。明崇祯末,平夷等堡陷入凉山夷,“本朝收复,于(峨眉)县城设峨边营游击,又分置太平堡守备,……为汛防要地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于太平堡设主簿。嘉庆十三年(1808年)改设经历,并置峨眉厅,移通判分驻”(《嘉庆一统志》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面山

    ①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北,接桂东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兴宁县:八面山“峭险壁立,延袤二百余里,登之可见郴、衡、吉、赣诸郡。又山中有上洞、中洞及雷家洞, 皆深险,素为贼窟。嘉靖末,‘瑶贼’黄积珠等据险肆掠

  • 故且兰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以故且兰国地置,为牂柯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市西南。西晋改为且兰县。古县名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以故且兰国地置,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(一说治今福泉市)。为牂柯郡治

  • 闪电河

    ①集镇名。即今河北沽源县东北闪电河乡。清属多伦诺尔厅,于此置汛。②亦作上都河。即今内蒙古多伦县北闪电河,为滦河上游。“闪电河”乃上都河之讹。

  • 沈周墓

    在今江苏吴县东北湘城镇牒字圩。沈周(1427—1509)字启南,号石田。晚号白石翁。长洲(今江苏吴县)相城人。明代画家。吴门画派创始人。殁后葬此。

  • 池河

   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池水“出东城县东北,流径东城县故城南。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,东北入于淮”。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。淮河支流。源于安徽定远县西根山,南流折而东北,经明光市北女山湖,东

  • 长风沙镇

    北宋置,属怀宁县。即今安徽安庆市东北五十里长风乡。唐李白《长干行》诗:“相迎不道远, 直至长风沙”指此。明、清于此置巡司。

  • 错拉宗

    即错拉。今西藏错那县。

  • 㟃峿山

    即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司吾山。 西汉置司吾县,以此山名。《宋史·魏胜传》: 南宋绍兴末,胜 “知海州兼山东路忠义军都统, 遣其子昌同㟃峿山首领张荣,持旗榜往结山东忠义”。古山名。即今江苏

  • 临宗砦

    北宋崇宗三年 (1104) 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乐都县北。后废。

  • 天坛山

    ①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之绝顶。唐李白《寄王屋山人孟大融》诗有“愿随夫子天坛上,闲与仙人扫落花”。②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5渑池县:天坛山“高五百丈,四面陡绝如坛。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