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河口镇
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大河口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六合县图:东南有大河口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六合县:“划子口、大河口俱滨江。”
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大河口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六合县图:东南有大河口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六合县:“划子口、大河口俱滨江。”
亦作玛延河口卡伦。清置,属三姓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方正县北蚂蚁河口东岸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玛延河口卡伦在“(三姓)城正西,松花江南岸二百余里”。
汉西域国名。属西域都护府。国都在天山东兑虚谷(今新疆昌吉市南)。西域古国名。王治天山东兑虚谷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一带。汉时属西域都护府。西汉以后,并入车师后部。
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八十里。古称方山,北齐时在山上建天龙寺,因称天龙山。山东、西两峰有从北齐至隋、唐的石窟造像二十余窟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,称为天龙山石窟。
又作秦上州。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甘洛县境。北宋属黎州。后废。
即今河北东光县西南连镇。《清一统志·河间府》:连窝镇“在吴桥县西北四十里卫河东岸。西南去景州四十里,东北去东光县十八里,为三州县接界处”。古镇名。即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连镇乡。旧设连窝水驿。
又称清水河。黄河支流。在山西省中西部。由北川河、东川河、南川河汇合而成。主源北川河源于方山县北部赤坚岭,三川汇合后向西流至柳林县石西河口西侧入黄河。长143千米,流域面积4161平方千米。水土流失严重
①又称东路右翼中左旗。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东。②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杭爱省塔尔加图东南。
一作瓜波。北宋置,属上蔡县。即今河南上蔡县北四十二里华陂乡。
即今陕西米脂县之东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米脂县“无定河”条下:米脂水“在县治东南。《志》云:地沃宜粟米,汁如脂,因名。西流入无定河”。
一作珂咄罗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思助建城 (今塔吉克斯坦库尔干秋别北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骨咄 “广长皆千里。王治思助建城。多良马、赤豹。有四大盐山,山出乌盐”。龙朔元年 (661) 置高附都督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