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室山

大室山

即嵩高山。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《左传》:昭公四年(前538),“四岳、三涂、阳城、大室、荆山、中南,九州之险也”。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 高诱注:“少室、太室在阳城,嵩高山之别名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华岭

    即今湖南永州市西南一百余里黄花岭,与广西全州县接界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 黄华岭“湘水绕其足。下有小溪,流至东安石期市入湘”。

  • 河北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北五里。北魏属河北郡。后废。②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改大阳县置,为河北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三门峡水库淹没区。隋属河东郡。唐属陕州,天宝三年 (7

  • 苏州驿

    ①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。清雍正八年(1730)改置苏州巡司。②明置,属宁番卫。在今四川冕宁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番卫军民指挥使司:苏州驿在“卫治东”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

  • 八甸

    即今云南弥勒县。明景泰《云南志》卷3:“弥勒州,蛮名八甸。”

  • 亮马台 (臺)

    一作晾马台。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亮马台。清光绪 《丰镇县志书》 卷1: 亮马台 “距城一百二十五里”。

  • 长冈店

   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长岗镇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长冈店“在随州东(西)南”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随州:长冈店在“州西南百十里”。

  • 白司马坂

    一名白马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杨玄感反,遣杨玄挺率千人为前锋向洛阳,“玄挺自白司马坂逾邙山南入”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十一年(637)九月,河溢,“毁河

  • 吉里地闷

    即今印度尼西亚帝汶岛。地闷,马来语意译为“东”。吉里系由梵语转为马来语Giri之对音,意为大山。明费信《星槎胜览》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高唐驿

   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巫山县: 高唐驿“在县治西。水驿也。《舆程记》: 江行自高唐驿而东,九十里至万流驿入湖广归州境,又七十里即巴东县矣”。

  • 其章镇

    亦作奇章镇。北宋于废其章县置,属曾口县。在今四川巴中市东北奇章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