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宁设治局
1931年2月由平泉县北部及喀喇沁中旗、喀喇沁右旗析置,治所在小城子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)。同年12月改名宁城设治局。
1931年2月由平泉县北部及喀喇沁中旗、喀喇沁右旗析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城子镇。同年12月改名宁城设治局,隶热河省。
1931年2月由平泉县北部及喀喇沁中旗、喀喇沁右旗析置,治所在小城子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)。同年12月改名宁城设治局。
1931年2月由平泉县北部及喀喇沁中旗、喀喇沁右旗析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城子镇。同年12月改名宁城设治局,隶热河省。
即昌黎县。治所在今辽宁义县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辽东属国: “昌辽故天辽,属辽西。”王先谦 《汉书补注》: “昌辽即昌黎,辽、黎双声变转。”
唐置,在今新疆库车县西渭干河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安西西出柘厥关,渡白马河,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。”
①北魏初置,治所在南太平郡(神䴥元年改征平郡,后改正平郡,即今山西新绛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闻喜、曲沃、新绛、河津、稷山、绛县、垣曲、万荣等县及河南济源市等地。太和十八年(494)废。东魏
即今哈萨克斯坦境之咸海。一说即里海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“河水与蜺罗跂禘水同注雷翥海。……河步罗龙骑,佛到渊上浣衣处,浣石尚存。其水至安息,注雷翥海。” 《旧唐书·突厥传》: “西突厥本与北突厥同祖
①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北大柳。《清一统志·滁州》:大柳镇“为戍守要地。旧置驿丞。本朝乾隆间,以大枪巡检兼管”。②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北大柳镇。清光绪《宁津县志》卷2:“邑北十八里大柳镇。”(1)在安徽省滁州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置于宜兴州,后属大宁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。次年改为宜兴守御千户所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置,治宜兴州(今河北滦平县东北)。属永平府。三年改为宜兴千户所。
即今欧洲之挪威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盈黎马禄加国,即琏回。在绥亦古西北,与绥亦古同一海岛,陆路相通,而疆域较大,人稍粗壮。风俗土产同。即来广州黄旗船是也。”
在今湖南益阳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),楚马希萼争潭州,马希广遣将张晖屯益阳,希萼遣兵攻之,晖“遂自竹头市遁归长沙”。在今湖南省益阳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年)
在今新疆库车县城东北四十六里确尔达格山南麓。分东西二寺,分布在铜厂河东西两岸。东寺依山而建,寺垣已毁,外侧尚存78米长的土墙一道。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迹,全系土垣建造。西寺有土城一区,呈方形,周长318
一作榕海。福建福州市的别称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“冶县故城” 条引 《福建通志》:“宋治平中张伯玉守福州,编户植榕,熙 (宁)、(元)丰以来绿荫满城,暑不张盖。《闽书》: 榕树生至福州而止,故福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