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塔尔寺

塔尔寺

又名梵宗寺、法海寺。藏语称 “衮本”,意为 “十万佛像”。在今青海湟中县 (鲁沙尔镇)西南隅塔山中。明嘉靖三十九年 (1560) 创建,是黄教始祖宗喀巴降生之地。因内有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而得名。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。寺院规模宏大,依山势建筑,由大小金瓦寺、大经寺、小花寺、大厨房、九间殿、大拉浪、如意宝塔、太平塔、过门塔、菩提塔等组成,是完整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。


(1)古迹名。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东南隅。藏语汉译称衮本贤巴林,意为“十万佛像”。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,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(其余五寺为西藏的甘丹寺、色拉寺、哲蚌寺、扎什伦布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)。寺院依山势起伏,高低错落,由大金瓦寺、小金瓦寺、小花寺、大经堂、大厨房、九间殿、大拉浪、如意宝塔、太平塔、菩提塔、过门塔等大小建筑,组成完整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。每年农历正月、四月、六月、九月举行四大法会,十月、二月举行两小法会,尤其是正月十五日的大法会,以许多美妙的宗教传说、神话故事和艺术水平很高的三绝(指酥油花、壁画、堆绣),吸引数以万计的藏、蒙古、土、汉等各族群众,来寺瞻仰朝拜。为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,并在全国和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(2)集镇名。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南部、陶赖河南岸。西峰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000。原有西峰宝寺,其西有塔二十余座,故名。盛产洋葱、大蒜。有轧钢、建材等厂。酒文公路经此。

塔尔寺如意宝塔


猜你喜欢

  • 加迭喀桑

    玉树土司之蒙古尔津、永夏、竹节三族的合称。同牧于青海称多县鸦砻江上游咱曲流域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:“蒙古尔津族、永夏族、竹节族,同牧咱(扎)曲河流域,统称加迭喀桑(译言三族人民合驻之意)。又

  • 濆水

    在今河南郾城、商水县间之沙河,为汝水支流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汝水又东南径奇頟城西北, 今南颍川郡治也, 濆水出焉, 世亦谓之大水。《尔雅》 曰,河有雍,汝有濆。然则濆者,汝别也。”

  • 琼台 (臺) 山

   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。晋孙绰 《天台山赋》: “双阙云竦以夹路,琼台中天而悬居。” 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92 天台县 “天台山” 条下:琼台山 “在县西北三十里”。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(后)》:

  • 羊角洲

    一名南渚江。在今湖北枝江县西南杨各州村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㴜州“灞州之东南曰南渚州,去县七十里, 一名羊角州”。清设千总驻守。

  • 阳城镇

    清置,属汾阳县。在今山西汾阳县南十里东、西阳城村。(1)在河北省清苑县西南部。面积65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阳城,人口 4810。传尧帝之母在此养老,俗称养老城。又因处唐河支流之北,

  • 瓦石坪

    在今陕西镇巴县西二百里。清属定远厅,设有守备防守。

  • 南新县

    ①西晋改昭明县置,属带方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倍川西湖里。后废。②北宋淳化六年 (995) 改昭德县置,属杭州。治所即今浙江富阳市西北七十六里南新乡。熙宁五年(1072) 并入新城县。古县名。(1)

  • 葛仙乡

    即今江苏句容县西南葛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江宁县: 葛仙乡 “在府东南七十里。明初,王师败陈埜先于秦淮河上,追之至此,乡民执埜先杀之”。

  • 平田

   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北乌径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南雄市东南乌径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置巡检司于此,清因之。明清皆属南雄府。

  • 建武军

    ①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咸通后改岭南西道节度使置,治所在邕州 (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)。五代南汉辖境相当今广西大部及越南部分地。北宋初废。②五代南唐升元六年 (942) 置,治所在天长市 (即今安徽天长